字词 | 五味消毒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雜 > 五味消毒飲 五味消毒飲 wǔwèixiāodúyǐn 由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等五味藥物組成,具解毒之功效,故稱。主治各種疔毒,癰癤腫,局部紅腫熱痛。參閲清·吳謙《醫宗金鑒》。 五味消毒饮清热剂之一。出自《医宗金鉴》。金银花60克、野菊花60克、蒲公英60克、紫花地丁60克、紫背天葵子30克。为末, 开水冲调, 候温灌服, 或煎汤服。马、牛250~350克; 猪、羊40~80克。功能清热解毒, 消散疮肿。主治各种疮痈、疔毒疖肿。凡患部红肿热痛, 坚硬根深, 舌质红, 脉象数者, 均可应用。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 消散痈肿为主药; 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蒲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 为辅佐药。五药合用,同共发挥清热解毒、消散疮肿的功用。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二方。金银花三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钱二分。先水煎,后加无灰酒半盅煎服。药渣再如法煎服,盖被取汗。功能清热解毒,消散疔疮。治各种疔毒,痈疮疖肿,局部红肿热痛,或发热,舌红脉数者。方中银花、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地丁、天葵为治疗毒要药,配合前三味,加强消散疔疮痈肿的作用。实验研究:本方具有较强的体外抑菌作用。 五味消毒饮antiphlogistic decoction of five ingredients中兽医学方剂名。出自《医宗金鉴》。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组成的饮剂。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疮痈。主治痈疮肿毒。症见局部红肿热痛,身热,口红脉数等。近世用此方加减治疗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 五味消毒饮 《医宗金鉴》卷七十二【组方药物】 银花18克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子各3.6克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方。由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组成。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主治火毒结聚的痈疽疖肿,局部红肿热痛,或发热恶寒;及各种疗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舌红苔黄,脉数。 五味消毒饮 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由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子6克组成。水煎,加黄酒一二匙和服。药渣可捣烂敷患部。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之功。主治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症见红、肿、热、痛、疮形如粟,坚硬根深,如丁之状,舌红脉数。临床报道,以此方治痈、疖,丹毒,慢性骨髓炎等,每收良效。 ☚ 仙方活命饮 老年病常用中成药 ☛ 五味消毒饮wǔwèixiāodúyǐn《医宗金鉴》方。金银花三钱, 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一钱二分。水煎, 加酒和服; 药渣可捣烂敷患处。功能清热解毒。治各种疔毒, 痈疮疖肿, 局部红肿热痛, 或发热, 舌红脉数者。 五味消毒饮 五味消毒饮本方见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一。方由金银花三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钱二分组成。水二钟,煎八分,加无灰酒半钟,再滚二、三沸时热服,被盖出汗为度。现用法为水煎,加酒一、二匙和服,药渣可捣烂敷患部;现临床上亦有用本方制成注射液,供静脉滴注用。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治热毒蕴蒸肌肤,致生疔疮痈肿。症见局部红肿热痛,疮形如粟,根部坚硬,憎寒壮热,舌红,脉数有力。 ☚ 牛蒡子汤 普济消毒饮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