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五十二病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五十二病方

方书。佚名撰。一卷。本书为一九七三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约五万余字。因原目录共载有五十二个以病名为中心的小标题,故名。每题均为治疗一类疾病的方法,少则一、二方,多则二、三十方不等。包括内、外、妇、小儿、五官各科病症,尤以外科病症为多。共载方二百八十三首。药味多达二百四十余种。治疗方法以药物为主,并有灸法、砭石及外科手术剖治等方法。本书是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最早医学方书。据考其成书早于《内经》,书中药名很多不见于现存古代本草学文献。其治法亦强调辨证施治。其论外治,有药浴、熨、砭、灸等八种不同疗法。有些治法、方药已被后世所沿用。本书之发现,对研究中医药的发展史有重要参考价值。有一九七九年文物出版社铅印本。

五十二病方

新出土古佚医学帛书。撰人未详,约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共记52种疾病的治疗方法,现能辨认的医方约280首。本书不见于历代文献记载,为现存最古的一种医方著作。

《五十二病方》

中国从战国到西汉前的一部临床医学专书。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中1种,约15000字,共载医方280多个,用药达243种。所治疾患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种疾病100多种,能辨认的医方280首。

五十二病方

新出土古佚医学帛书。撰人未详,约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共记52种疾病的治疗方法,现能辨认的医方约280首。本书不见于文献记载,为现存最古的医方著作。

五十二病方

五十二病方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之一。撰者佚名。约抄写于秦汉之际。是书记载了古代52种疾病的近300个治疗方法及药方。疾病种类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等科,尤以外伤科疾病最多。治疗方法主要用药物内服、外敷、熏治、温熨等,也有灸法、砭石及外科手术割治等方法。所用药物约240余种,部分药名不见于现存古本草学文献。本书是现存最早的古代医方书,对研究我国医药学史有着极为重要的文献价值。

☚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   足臂十一脉灸经 ☛

五十二病方wǔshí’èrbìngfāng

新出土右俟医学帛书。撰人未详, 约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1973 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之一。其中载有52 种疾病的治疗方法, 现能辨认的医方约280 首。该书不见于历代文献记载, 为现存最古的医方著作。

五十二病方

科技类著作。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其中记载了52种疾病,每病之下,记载若干医方,故名。据考证,本书出于《内经》之前,当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书中除正题的52病以外,还提到不少病名,合计共约一百余病,每病附方,少则一二方,多则二十余方,共记方二百八十多个,其中外用方九十四,内服方五十四。方中所用药物,初步统计,共约二百四十多种,其中约有三分之一见于以后的《神农本草经》。除药方外,还有灸方十二,熨法九,熏法八,手术法三,以及洗浸、药摩、砭法、角法等。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关于“牝痔”的一种手术疗法: 即把狗的膀胱套在竹管上,插入肛门,吹胀,把直肠下部患处引出,然后开刀割治,再敷以黄芩。这是非常巧妙的一种手术设计。这卷方书的发现,填补了《内经》以前缺乏临床医学资料的空白。现存《内经》中,有关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针灸一类的外治法,提到方药治病的仅十一处。有了这部资料,就能对这一时期经验医学的发展情况,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