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且末县
面积仅次于若羌县为全国第二大县的且末县,西汉时为且末国、小宛国地,隋置且末郡,唐设播仙镇,清代设卡穑稽查局,隶于阗县。民国3年(1914年)置且末县,先后隶阿克苏道、焉耆专区,1960年划归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总面积13.83万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地且末镇,距库尔勒市800公里,距乌鲁木齐市1 270公里。
辖1区、1镇、11乡、3个国有农牧场、51个村。辖区内有兵团农二师工程支队。1995年,全县总人口4.83万人,由维吾尔、汉、回等民族组成,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3.4%,农村人口占71.6%,农村劳动力1.06万人。
有耕地8 400公顷,农村人均耕地3亩,宜农荒地13.2万公顷;草地232.9万公顷;林地9.4万公顷,其中胡杨林和红柳林1.57万公顷。境内有车尔臣河(且末河)、塔什萨依河等8条河流,年总径流量13.6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7.9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56万千瓦。
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的主要是:有上亿吨的石油整装油田,玉石储量1.7万吨,石棉159.3万吨,石灰岩1 500万吨,石膏500万吨,煤2 251万吨。且末玉石开采历史悠久,全国闻名。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与若羌县相接,国家批准建有且末狩猎场。
且末县经济以农业为主。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34亿元,工业总产值4 000万元,农业总产值6 8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 000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 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 027元。
农业以生产粮油为主,种植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等。1995年,粮食总产2.34万吨,亩产283.2公斤,人均粮食产量484.6公斤。棉花总产3 200吨,亩产78.3公斤,人均棉花产量65.3公斤。畜牧业以牛、羊为主,年末牲畜存栏31.58万头,人均标准畜8.6头,产肉2 600吨。
基础设施修建了车尔臣河渠首枢纽工程,有灌溉渠道937公里,机电井2眼,有效灌溉面积8 200公顷。有水电站4座,农村年用电量500万千瓦小时。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96万千瓦,机械耕、播面积分别达到80%、70%。80年代中期就实现了农田林网化,1991年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交通以公路为主,依托贯通县境的315国道,乡村都通公路通汽车。有民航班机通往库尔勒市和乌鲁木齐市,成为新疆和全国少有的通民航班机的县之一。有程控电话500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