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劳wǔ láo中医学名词,五脏(心、肝、脾、肺、肾)劳损的总称。徐凝《长庆春》:身上五劳仍病酒,夭桃窗下背花眠。徐凝《伤画松道芬上人》:百法驱驰百年寿,五劳消瘦五株松。 五劳disorders of five solid or-Bans役用家畜因饲养和使役不当引起的五种劳损病症,即筋劳、骨劳、皮劳、气劳、血劳。健康的马骡有一种生理习性,在每日劳役之后必进行打滚(土浴),立即起立,然后抖振皮毛以抖落泥土,同时以鼻喷气(俗称打响鼻),或进行排尿等动作。如果在劳役后进厩舍饲喂前无这些动作,认为出现异常,古人并以上述几项动作的有无来判断家畜是否有五劳病的发生。筋劳的病因是久走过劳而得,病初虽终日使役,役后也不打滚,其所发生的病是蹄痛(蹄部充血、发炎、肿胀、疼痛)。骨劳的病因是久立不动所致。马在役使后虽打滚,但打滚后不立即站起,其所发生的是痈肿一类的病,如附骨瘤、鹅鼻骨肿胀等。皮劳的病因是由于过度劳役使畜体长期出汗,浸渍皮肤所致。初期症状是土浴站起来后不抖皮振毛,不能将皮毛中的灰尘泥土抖掉。另外,触摸其脊背两侧感到肌皮发热,多发生皮肤病。气劳的病因是劳役后喘息未定,汗未干即进行饮喂,使马肺气不舒,不喷气打响鼻。肺气不能宣通而发病的气劳病马,要推迟其上槽和饲喂时间,使其得到充分的休息而喷鼻后再喂。血劳的病因是无节制的使役和奔跑,使其心血过度消耗而得病。初期症状是使役后不排尿,此时不得饮喂,要将马头拴系高桩上,待其排尿后再喂。血劳诱发的病是运步强拘的消瘦。 五劳❶指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五种过劳致病因素。《素问·宣明五气篇》: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五劳disorders of five solid organs中兽医学病名。家畜筋劳、骨劳、皮劳、气劳、血劳五种劳伤疾病的总称。正常的马属动物劳役之后有放𩨍(俗称打滚)、起立、振毛、喷气(俗称打响鼻)、排尿5个生理性动作。否则为病态。其病因和症状分别为: 五劳❶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 五劳 五劳中医对超负荷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概括和总结。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基本属于体力劳动范畴。三国名医华佗对五劳作了更明确的论述:“饥饱过度则伤脾,思虑过度则伤心,色欲过度则伤肾,起居过度则伤肝,喜怒悲愁过度则伤肺。”不仅语句通俗,而且内容全面,基本包括了生理及心理卫生。以后养生家对五劳也有过论述,但基本未超出以上范畴。明代戴思恭则重点论述了五劳产生的原因与其表现及治疗方法。认为五劳“皆因不量才力,勉强运力,忧思过度,嗜饮无节,或病失调理,将积久成劳”。其症状为,“头旋腿运,身疼脚弱,心怯气短,自汗盗汗,或发寒热,或五心常热,或往来潮热,或骨蒸作热,夜多恶梦,昼少精神,耳内蝉鸣,口苦无味,饮食减少……”对于治疗,戴思恭认为“心主血,肾主精,精竭血燥,则劳生”,应当“温补心肾”,这种思想在现代仍有指导意义。例如现代对神经衰弱、久病体虚等病人,除药物治疗外,辅以气功、静坐等调身、养心、壮肾之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老年人体质不比壮年,更应注意避免五劳所伤,且时时主动补养则可老而不衰,老而不病,安享晚年。 ☚ 六宜 养有五道 ☛ 五劳五勞wǔ láo❶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即五脏虚极之病。《备急千金要方·风毒脚气》:“术膏酒,治脚弱风虚、五劳七伤,万病皆主之方。” 五劳wǔláo❶指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五种过劳致病因素(见《素问·宣明五气》)。 五劳 五劳五劳是指五脏受损的病证。 ☚ 虚劳 六极 ☛ 五劳exhaustion or lesion of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heart,liver,spleen,lungs and kidney) 五劳wǔ láo❶five kinds of overstrai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