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伯五霸,春秋時諸侯中勢力強大而被擁立的霸主。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一説爲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句踐。蔡邕《釋誨》:“五伯扶微,勤而撫之。” 五伯(一) 五个霸主。如春秋时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吕氏春秋·当务》:“备说非六王五伯。”高诱注:“五伯,齐桓、晋文、宋襄、楚庄、秦谬也。” (二) 指东汉邓彪等五人,因字号中皆带“伯”字,故称。《后汉书·邓彪传》:“邓彪字智伯……后仁郡,辟公府。”李贤注引 《东观汉记》:“彪与同郡守式伯、翟敬伯、陈绥伯、张第伯同志好,齐名,南阳号曰‘五伯’。” (三) 同“五百”。《新唐书·苏世长传》:“初在陕,邑里犯法不能禁,乃引咎自挞于廛。五伯疾其诡,鞭之流血,世长不胜痛。呼而走,人哭其不情。”见 【五百】。 五伯wǔ bà〖名词〗 五伯(-bà)即“五霸”。《庄子·大宗师》:“上及有虞,下及~。”《荀子·王霸》:“虽有僻陋之国,威动天下,~是也。” 五伯 五伯即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秦缪公、宋襄公、楚庄公五霸的统称。亦称为五霸。历来就五霸说法不一。一说是齐恒、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 一说是齐恒、晋文、秦穆、楚庄、吴阖闾。所说皆以其作过盟主,或称霸一时的侯伯。《风俗通义·皇霸》: “5伯:《春秋》说: 齐恒、晋文、秦缪、宋襄、楚庄是5伯也。” ☚ 五官 五命 ☛ 五伯wǔ bà五伯即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伯,古读霸,通霸。《汉书·晁错传》:"臣闻五伯不及其臣,故属之以国,任之以事。" 五伯五个霸主,各时期说法不一,一般称春秋时五伯,为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