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五七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五七报

《五七报》

辛亥革命时期的宣传家陈英士在上海创办的反袁报纸。创刊于1915年5月20日。时“二次革命”失败,革命党人相继逃亡日本,革命趋于低潮;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步伐日益加紧。长江流域的中华革命党人迭电催促陈英士重回上海,主持讨袁,以迎接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急剧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形势。创办《五七报》是陈英士从东京返沪后秘密反袁的一项重要活动。陈英士把报定名为“五七”,因为这年的5月7日是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21条通牒的日子。9日,袁允诺签字后,群情激愤。陈以“五七”为报名,是针对袁世凯而发的。《五七报》聘请施方白任经理,编辑部设在上海法租界宝昌路(后改霞飞路)贝勒路口的一间小楼上,该报由公馆马路华西印刷所代印。每日售报收入平均15元左右,陈英士每月津贴100元。
《五七报》一出版,袁士凯恨之入骨,始而禁止邮寄,继则通电全国不准阅看,但读者有增无减。于是袁世凯电饬江苏巡按使齐耀林,转饬上海交涉员杨晟向法租界当局交涉查封。在《五七报》出版第30号的那一天,法租界捕房派探长沈德福传讯经理施方白(化名方天权)。在法国人主审中国人陪审的公案上,被判处“罚洋百元,无洋改押3月,报馆封闭”。第二天,《五七报》照常出版,出报不到1小时,即有巡捕到报馆斥责,《五七报》同仁见势不妙,一面敷衍捕房,即在门口贴出“本报业已停版”字条,将小楼上的零用纸,破烂书籍搬得一干二净;一面改头换面,以《天中报》为名,在第二天照样出报。《天中报》出版了20天后,捕房又来警告,陈英士只得决定暂时停办,以免闹出其他问题,妨害正在秘密进行的革命工作。《天中报》与《五七报》一样,为我国民主主义革命新闻史留下了光彩的一页。

☚ 飞影阁画报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 ☛
000066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