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三学制试验Wusisan xuezhi shiyan
我国目前影响较大的学制改革试验。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小学学制,北京师范大学于1981年成立了学制研究小组,致力于小学五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的学制研究和试验。并首先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五年制试验。1984年,《中小学学制、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实验与研究》列为教育部“六五”期间重点科研课题,学制试验的规模也逐渐扩大。最早进行五、四、三学制改革试验的学校除北师大附小外,还有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景山学校、北京育英学校、辽宁省彰武县四合城中学、辽宁省实验小学、实验中学、广东省化龙实验中学、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以及山东省诸城市、莘县、掖县的7所中学。目前,五、四、三学制试验正在从个别学校向区域性试验过渡。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正式将小学、初中的五、四学制列为义务教育的基本学制之一。五、四、三学制试验的基本出发点是,加速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义务教育的水平;促使普通高中双重任务的完成;该试验符合心理学、教育学所揭示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规律及教育规律。到目前为止,各地的试验普遍获得较好结果,小学五年制在城市和农村都继续受到肯定。实践证明,小学五年能够完成初等教育任务,它有利于加快初等教育的普及。四年制初中在城市和农村的试验也都收到较为理想的结果,它能更好地使学生在就业和升学两方面有充分准备。由于学制试验用期较长,目前还没有包括高中阶段的完整试验结果,但大量试验结果已经证明,由于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打下了合理、科学的基础,高中阶段的试验具有很大成功的可能性。为配合学制试验的开展,北京师范大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分别为五年制小学和四年制初中编写、出版了教材,并已在试验学校及地区广泛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