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农民技术教育
北京的农民技术教育主要是依托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开展的,已形成以县(区)为龙头、乡镇为主体、村为补充的三级办学网络,276个乡镇全部建起了农村成人学校,60%以上建起了村级成人学校。在扫盲达标的基础上,乡校进一步承担起大量的成人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职业技术培训。据不完全统计,从“七五”以来,京郊每年完成50万人次的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多层次、多门类的培训。乡镇成人学校已发展成为集教育培训、生产示范、科技推广、咨询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学校,成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阵地。
务农农民技术资格教育,有两种规范性规定。一是农业机械驾驶员及维修人员的岗位规范;二是农民凭“绿色证书”承包经营规范。1990年,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实行农民凭‘绿色证书’承包经营”。1992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实行农科教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中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民技术员职称制度和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制度”,1992年《中共北京市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的意见》中进一步提出“改革农村用工制度,逐步实行农民凭‘绿色证书’上岗”的要求。据此,市政府农林办公室、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政府文教办公室经市政府批准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北京市郊区实行“绿色证书”制度的意见》的通知。这项工作是在总结大兴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如今已在远郊10个县(区)蔬菜、果树、养鱼、养猪,以及规模经营的农场、果园、养殖场的场长、生产骨干中实行,获“绿色证书”的农民累计达8万多人。
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986年4月共青团北京市委、市科协、市政府农林办公室、市成人教育局、市妇联联合发出《关于在农村青年中深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的通知》。“七五”和“八五”期间各有近50万名农村青年参加了培训,学习掌握了一两手实用技术。1989年以来,农村妇女响应全国妇联、农业部、林业部、国家科委等单位号召的全国各族农村妇女深入开展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的劳动生产竞赛号召,全市各级妇联组织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培训班42 359期,培训农村妇女1 893 191人次。经过各类专业考试合格,已有71 102名农村妇女取得农民技术员资格,19 938人获得农民助理农艺师,助理园艺师等技术职称。“双学双比”活动在农业科技普及方面收到了明显的实效。此外,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结合农时农事经常组织农民现场观摩学习,交流先进经验;结合技术推广现场传授先进技术,帮助农民学会运用新技术。每年约有20多万农民参加这类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