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轩词钞序
近代文廷式撰。见于《云起轩词钞》(有清光绪间南陵徐氏刻本、1936年开明书店铅印《清名家词》本)及《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三册等。此序由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构成:其一,根据作者自己对词的盛衰史的独特思考,阐释“词至南宋而渐衰”的原因。作者认为:“其衰之故,可得而言也。其声多啴缓,其意多柔靡,其用字则风云月露红紫芬芳之外,如有戒律,不敢稍有出入焉。迈往之士,无所用心。沿及元、明,而词遂亡,亦其宜也。”其二,描述清代词道复振的局面,对本朝词人的“才”、“思”、“志”、“怀”从总体上予以肯定与赞扬。序中指出:“有清以来,此道复振。国初诸家,颇能宏雅。迩来作者虽众,然论韵遵律,辄胜前人,而照天腾渊之才,溯古涵今之思,磅礴八极之志,甄综百代之怀,非窘若囚拘者所可语也。”其三,指责朱彝尊《词综》谬非一端,贻误后学,并对朱氏以后的重要选家及著名词人略事评议。作者认为:“自朱竹垞以玉田为宗,所选《词综》,意旨枯寂。后人继之,尤为冗漫。以二窗为祖祢,视辛、刘若仇雠,家法若斯,庸非巨谬。二百年来,不为笼绊者,盖亦仅矣。曹珂雪有俊爽之致;蒋鹿潭有沈深之思;成容若学《阳春》之作,而笔意稍轻;张皋文具子瞻之心,而才思未逮。然皆斐然有作者之意,非志不离于方罫者也。”除此而外,作者还在序中表达了他对词体的基本认识,否定了词为“小道”的传统偏见:“词者,远继风骚.近沿乐府,岂小道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