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1975年10月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部的睡虎地发掘了一座葬于秦始皇三十年的墓——睡虎地11号秦墓。该墓东南距云梦火车站100余米,距大坟头一号墓约400米。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没有墓道,墓坑四周有脚窝可上下。墓坑打破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层,残存墓口东西长4.16米,南北宽3米,距现地表土高0.3米,墓口至墓底深5.1米。在墓坑东部有一双扇板门的壁龛,龛内有带伞盖的木轺车一乘,并有车的三匹木足彩绘泥马和二件彩绘泥俑。墓坑四周有灰烬,木椁盖板的正中有一完整的牛头骨。墓坑填土有三种,上部五花土厚1.1米,中部为青灰泥厚2米,椁室周围及椁板盖上有16厘米厚的青膏泥。填土均经夯打。葬具为一棺一椁,均保存完好。椁室平面呈Ⅱ形,东西长3.52米,南北宽1.72米,自椁板下至椁板上深1.16米。上面横列椁盖板10块,椁盖板为底部削平的圆筒木。椁室的南、北墙板与东面档板均由三块构成,档板两端的凸榫插入墙板的凹槽内,四壁构筑牢固。椁底板由五块整木纵列而成,底板下横置两块垫木。椁室由横梁分成头厢与棺室两部分。椁室有积水厚78厘米,没有淤泥。头箱在椁室西部,南北长1米,东西宽0.56米。棺室在椁室东部,东西长2.26米,南北宽1米。木棺为长方盒状,东西长2米,南北宽0.74米,高0.72米。盖板近两端处尚有两道麻绳缠绕的痕迹,棺侧并有素绢与锦裹的革束护棺。棺盖封盖不严,木棺浸泡在椁室的积水中。棺底板上铺有1厘米厚的小米。棺内尸体已朽,仅存骨架,为男性,约40岁,仰身曲肢葬。随葬品放在头厢和棺内。漆、竹、铜、陶器放于头厢,棺内随葬1100多支竹简,并有毛笔、玉器、漆奁等物。墓坑东壁龛与椁盖板上有少量器物。竹简分8组,堆放有序,分别放在棺内人骨架头部、右侧、足边和腹部等处。大部分保存完好。整简一般长23.1至27.8厘米,宽0.5至0.8厘米。简文为墨书秦隶,字迹大部分清晰可辨;有的两面均有墨书文字,大部分只书于篾黄上。竹简系以细绳分上、中、下三道将竹简顺序编组成册。清理时编缀的绳索已朽,顺序多已散乱。这批竹简的简文,有一半以上是关于秦代法律的,它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古的法律条文。该墓除随葬大批竹简之外,还有器物70余件,绝大部分保存完好。主要有漆、木、竹、铜、铁、陶和玉石等类,其中漆器最多。根据墓中出土竹简《大事记》等材料判断,该墓墓主应为喜,他死于秦始皇三十年,即公元前217年。该墓的发掘为研究长江流域的秦代墓葬补充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并为今后判断该地区秦代墓葬的年代提供了一个典型,同时对划分秦始皇时期墓葬的等级,进而研究当时阶级状况提供了依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