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昙曜五窟
位于云冈石窟西部。编号为16至20窟。为云冈石窟中开凿最早、气魄最大的窟群。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太武帝诏令毁佛焚经,坑杀沙门。高僧昙曜隐身山林,坚守佛法。不久,文成帝即位,诏令“复法”,并允准昙曜凿山开窟,建造佛像的建议。此事遂由昙曜主持,并于和平年间(460—465)“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魏书·释老志》)。窟平面呈椭圆形,佛像高大。其中第16窟为释迦立像,高13余米,面目清秀,姿态俊美;17窟主像为三世佛,正中为交足弥勒坐像,高15余米,身躯魁伟,菩萨装束;18窟居中为释迦立像,身着千佛袈裟,东壁尚有诸弟子造像;19窟为释迦坐像,高16余米,为云冈石窟第2大佛;20窟为释迦牟尼结跏趺坐像,高13余米,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壮不凡,为云冈石窟中代表作。相传佛像为模拟北魏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世帝王的形象。整个石雕技法精熟,佛像面容秀俊,柔中有刚,肌肤质感强,堪称云冈石窟中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