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云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云中 云中古县名。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置,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北宋时云中属河东路云州。 ☚ 江夏 雁门 ☛ 云中宋词典故·云中 【出典】 《文选》卷二○三国魏·应瑒《侍中官五郎将建章台集诗》:“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言我寒门来,将就衡阳栖。” 【释义】 应瑒诗有“朝雁鸣云中”语,宋人用作咏雁的典实。 【例句】 未得云中消息,登望乡台了又登楼。(刘克庄《八声甘州·雁》2635)这里以“云中消息”指云中大雁的音讯。 云中云州云中郡。州治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它是唐代的边防重地之一。武后执政时期,这一带曾有几次大战。陈子昂《送魏大从戎》诗:“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雁山横代北,飞塞接云中。”突厥在汉称匈奴。高宗、武后之时,突厥又一次成为边患。永淳元年(682),云中郡被突厥首领默啜攻破。陈子昂说“匈奴犹未灭”,正是指此而言。雁山,即雁门山,又称句注山。唐时属代州雁门郡,其地与云州毗邻。自古以来,均把此山视作边塞的天险。飞塞,即飞狐塞,又称飞狐口。二壁峭立,中间一线微通,地在河北道怀州飞狐县(今河北涞源县),它是北方要塞。秦汉之时,与云中郡本不相涉。后魏太和六年,修灵丘道。自此,云中郡与飞狐塞,方始有道可通。对外,它是天险,无法飞渡;在内,有道可通,便于军队调动。陈子昂诗中着此二语,本不是泛泛言景,而是突出唐军反击突厥的有利地理条件,以激励“魏大”的斗志。 云中 云中yúnzhōnɡ━━ 云霄之中,高空。喻朝廷。明·高启《寓感》诗:“蜀琴有奇纹,本是枯桐枝……曾持荐黄帝,云中奏《咸池》。” ☚ 云天 云网 ☛ 云中雲yún zhōng❶ 云神居住的地方。《云中君》:“猋远举兮云中。”王逸注:“云中,云神所居也。” 世外 世外尘世之外:世外 云中 云际 云崖 另见:人间 脱俗 ☚ 静处 场所 ☛ 高远1 高远1远 云上 云征 高渺(祠坛~)超遥(~渺茫) 岹嵽(浮柱~) 眇眇 登闳 ☚ 高 很高 ☛ 天上 天上天(天界;天堂;天国;天宫;天庭;天街;云天;鸿天;上天;瑶天;西天;壶天;清澈天) 阆苑上界 上方 西方 玉街 玉霄 玉林 瑶京 瑶界 瑶空 瑶林 瑶圃 悬圃 仙台 仙界 仙窟 仙庭 仙域 仙乡 仙境 仙借 帝乡 道乡 阜乡 福地 珠庭 蓬莱 蓬瀛 蓬岛 云外 云房 云庭 云心 云中 云表 云间 方外 青冥 凤林 霞首 灵霄 灵界 灵封 西昆 花宫 鸾巢 干宇 不死庭 不死乡 白云乡 小有洞 安乐园 安养园 极乐园仙山琼阁 璇霄丹阙 月地云阶 云阶月地 洞天福地 福地洞天 十洲三岛 阆苑瑶池 阆风玄圃 阆风瑶池 仙山楼阁 另见:天 成仙 神仙 宫殿 ☚ 天的各处 星体 ☛ 朝廷 朝廷朝(朝堂;朝市;朝冶;朝省;朝家;朝苑;朝纲;朝阙;王朝;天朝;皇朝;国朝;中朝;庙朝;京朝;龙朝) 庭(庭阙;帝庭;庙庭;皇庭;殿庭;王庭;玉庭;龙庭;宰庭;阙庭) 廷(廷除;帝廷;阙廷;龙廷;宫廷;王廷;在廷;丹廷;阙廷) 内 青阙 天阙 魏阙 殿阙 宸阶 宫陛 宫闱 县官 王宫 王室 王家 泰阶 玉阶 玉墀 玉除 端闱 彤陛 彤墀 枫陛 天陛 文陛 轩宁 轩墀 瑶墀 赤墀 丹极 丹墀 凤墀 睿幄 萧屏 省府 琐垣 枢禁 辇上 政地 烟汉 槐衢 班行 龙湖 龙楼 阶阁 鸾阶 辰阶 宸阶 金阶 金马 金闺 陛廉 云陛 云衢 云中 云幄 鹓池 震筵 霄宸 霄极 禁闼 严廊 殿陞 龙殿 凤楼 堂陛 堂廉 高堂 廉堂 庙廊 庙幄 庙堂 廊庙 黄金埒 金闺玉堂 另见:朝代 集团 皇帝 统治 ☚ 旧政府机关 部门 ☛ 高空 高空霄(霄元;霄房;云霄;玄霄;灵霄;紫霄;青霄;九霄;霞霄) 云霓 重天 鹤天 鹏天 鸿天 高天 高冥 高旻 高冏 危空 霭空 曾空 曾穹 层宙 层汉 层空 层穹 层霄 青云 青雯 云蜺 云霞 云日 云中 云天 云心 云外 云头 云汉 云肆 云衢 鸟外 鸿蒙 鸿冥 宕冥 霞虹 眇绵 紫宙 尺五天 ☚ 晴空 天色 ☛ 云中古郡名。曾几次搬迁,开始在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后迁山西大同。历史上多次发生战事。见“云中之战”。 云中地区名。《左传》定公四年:“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旧说是长江南岸的云梦泽。近有新解认为:云中当为春秋初期䢵(又作郧)国故地的泛称,大致在汉水以东、今湖北钟祥县境,北至丰乐河下游,南至旧口及天门县北境,东至京山县境。《左传》宣公四年所记䢵国之梦也包括在内,故《史记·楚世家》称“昭王亡也至云梦”。 云中古郡、县名。秦置。治所在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以东,大青山以南,卓资县以西,黄河南岸及长城以北一带。西汉辖境缩小,东汉末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