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竖èr shù

借指疾病,多指较重的病。《左传·成公十年》:“公(晋景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炯炯一心在,沉沉二竖婴。

二竖

《左传·成公十年》:“公(晋景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俱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后用来形容病情危重,无法医治;也借指疾病。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炯炯一心在,沉沉二竖婴。”

二竖

二竖èrshù

┃┃ 指病魔。语出《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炯炯一心在,沉沉二竖婴。”

☚ 病医   刀圭 ☛
二竖0083指「病魔」。官话。陈白尘《鬼门关》:「~作难,于今又卧病墙角。」

二竖

犹病魔。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炯炯一心在,沉沉二竖婴。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
○ 病入膏肓

二竖

即成公梦疾事。《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后因以“二竖”作为“病魔”的代称,称人患病为“二竖为虐”。晋葛洪《抱朴子·贵贤》:“二竖之疾既据而募良医,栋桡之祸既集而思谋夫,何异乎火起乃穿井,觉饥而占田哉!”后喻干坏事的小人。《宋史·徐侨传》:“今丑女祸,阉宦相为囊橐,诞为二竖,以处国膏盲。”

二竖èr shù

两个儿童。春秋晋景公有病,延请秦医缓来治。缓未至,晋景公梦见二竖子相问答。一个说:“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另一个说:“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生来了,诊病后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事见《左传·成公十年》。)后用“二竖”比喻病魔。《抱朴子·内篇·至理》:“破积聚于腑脏,退二竖于膏盲。”也比喻危害国运的奸佞小人。《宋史·徐侨传》:“今女谒、阉宦相为囊橐,诞为二竖,以处国膏肓。”

二竖

二竖

《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二竖子……”后称病魔为“二竖”。林则徐《与吴嘉宾》:“河干鹿鹿,~频侵。”沈从文《与施蛰存》:“闻兄一再为~所苦,甚忧念。”

☚ 疲疢   沉疴 ☛

二竖

《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 ‘居育之上,膏之下,若我何?’”竖,小孩。故后世以“二竖”做为病魔的代称。

二竖二竪èr shù

指病魔。典出《左传·成公十年》。《红炉点雪·序》:“二竖消灭,将寿世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