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福海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边境县——福海县,因布伦托海湖而得地名。清同治六年(1867年),设布伦托海办事大臣,1904年设布伦托海屯局,隶属阿勒泰办事大臣,1914年设布伦托海县佐,1921年置布伦托海县,1942年改为福海县。总面积3. 18万平方公里。东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67公里,有红山嘴口岸对外开放,县政府驻地福海镇,距阿勒泰市100公里,距乌鲁木齐市670公里。
辖5乡、1镇、2场、76个行政村,境内驻有兵团农十师的5个团场。1995年全县总人口5. 93万人,由哈萨克、汉、维吾尔等20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人口2. 31万人,占总人口的39%; 农村人口3. 65万人,占总人口61. 6%; 农村劳动力1. 13万人。
有可耕地528. 53万公顷,已利用面积2万多公顷;草原221. 13万公顷,可利用158. 93万公顷;林地36.03万公顷,木材蓄积总量957.4万立方米。境内有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两大水系,年径流量39.55亿立方米。乌伦古河尾湖——乌伦古湖,是我国十大淡水湖泊之一,还有吉力湖等湖泊,共有水域10.22万公顷。地下水0.6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41.13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38.53万千瓦。
乌伦古湖、吉力湖盛产小白鱼、五道黑、鲤鱼等经济鱼20多种,是新疆重要的商品鱼生产基地。
福海县经济以牧业为主,是自治区牧业县之一。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曾被列为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1994年进入自治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前10名县的行列,经济综合实力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县市中位居第五。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3.35亿元,工业总产值1.12亿元,农业总产值8 9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亿元,乡镇企业总收入1.17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 350元。
福海县是阿勒泰大尾羊的原产地。1995年底牲畜存栏33.44万头,人均标准畜11.2头,产肉4 500吨,产毛454吨。畜牧业总产值3 769万元,占大农业总产值的42.5%。农业以生产小麦、玉米、甜菜、油料为主。1995年耕地面积1.37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 860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 840公顷。总产粮食1.56万吨,平均亩产270公斤,人均粮食产量297.2公斤;油料总产1 900吨;甜菜总产9.08万吨,人均占有甜菜产量1 725公斤,居全疆之首。产鱼2 344吨。
已建成水库2座,库容2.38万立方米,灌溉渠道4 227公里,机电井449眼,有效灌溉面积2.08万公顷。1995年农牧区用电量82.7万千瓦小时。拥有农牧业机械总动力4.12万千瓦。国道217线穿县境而过,1994年县乡公路在阿勒泰地区的县市中率先全部建成柏油路面。有程控电话1 500门。
福海县是全国普法先进县、计划生育先进县和基础教育先进县。也是自治区体育先进县和新疆首批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