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富蕴县
新疆东北部边境县——富蕴县,因境内宝藏丰富“天富蕴藏”而得名。1937年由布伦托海县(今福海县)析出,建立可可托海设治局,1941年置县,定名为富蕴县。全县总面积3.37万平方公里,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边境线长205公里。县政府驻地库额尔齐斯镇,距阿勒泰市200公里,距乌鲁木齐市682公里。
辖6乡、2镇、72个行政村,境内驻有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可可托海矿务局、哈拉通克铜镍矿及兵团农十师所属2个云母矿等单位。1995年全县总人口8.08万人,以哈萨克族为主体,共有20个民族,农牧业人口4.89万人,农村劳动力1.18万人。
富蕴县是全国高寒地区之一。年均气温1.9℃,1月平均气温-21.3℃,极端最低气温-51.5℃。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两大水系横贯县境北部和中部,年径流量43.54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25.66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96万千瓦。有耕地1.36万公顷,森林地2万公顷,木材蓄积量2 746.94万立方米。
富蕴县素有“天然矿产博物馆”之称,主要有铌、钽、铍、锂等稀有金属,金、铜等有色金属,铁、铬等黑色金属和煤、石油、云母、宝石及建材矿产共80余种,有色金属储量居新疆首位,全国第2,1990年成为黄金生产万两县。野生动物有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目前只有很少几个国家尚存的水陆两栖哺乳动物河狸,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县境南部有全国最大的蹄类动物保护区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价值很大。
富蕴县经济以牧为主,是新疆的牧业大县之一。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86亿元,工业总产值6 300万元,农业总产值9 7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 700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1.3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 111元。
畜牧业以养羊、牛为主,主要畜种有阿勒泰大尾羊、哈萨克牛、富青马、阿勒泰双峰驼、哈萨克山羊等。1995年底牲畜存栏51.52万头,人均标准畜11.8头,产肉6 100吨。畜牧业总产值6 040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2.3%。农业以生产小麦为主。1995年耕地面积1.3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8 570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 430公顷。总产粮食2.63万吨,平均亩产157.8公斤,人均粮食产量252.5公斤;油料总产100吨。
已建成水库10座,库容1.28万立方米,机电井166眼,灌溉渠道2 914公里,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4万公顷。有水电站6座,装机容量6 375千瓦,年发电量1 665万千瓦小时,农牧区年用电量206万千瓦小时,是全国第二批电气化试点县之一。拥有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83万千瓦。县乡公路与国道216线相连,还有民航班机定期通往乌鲁木齐市。有程控电话2 000门。
1994年评为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