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贵池市
贵池市位于安徽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6′~117°50′,北纬30°15′~30°48′之间。北临长江,南濒佛教圣地九华山,西邻安庆市,东接铜陵市。全市总面积2 516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区面积1 406平方公里,占56%;圩区863平方公里,占34%;江河湖泊水面247平方公里,占10%。山、丘、圩区自南北依次呈梯形分布。1988年8月撤县建市。全市辖8镇19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298个行政村。耕地30.67千公顷,人口59.6万人。
贵池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均气温16.1℃,无霜期243天,年均降水1 482.3毫米。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棉、麻、茶、油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全市林业用地134.67千公顷,适宜各种常绿阔叶林以及杉、松等针叶林生产,是以青岗栎、苦楮、甜楮等常绿阔叶林天然分布最多县份之一。贵池水域广阔,境内有黄湓、白洋、秋浦、九华、青通5条河流,湖泊、水库、塘堰星罗棋布,其中万亩以上圩口5个,万亩以上湖泊6个。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池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的成就,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4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25.06亿元,比“七五”末增长110.4%。
(1) 农业。1994年,粮食总产量22.42万吨,棉花总产量2 900吨,油料总产量1.17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15.4%、47%和244.1%。“八五”期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8.67千公顷左右,棉花种植面积3.33千公顷左右,在此基础上,扩大油菜种植面积,使全市耕地复种指数达到了220%;通过引进和推广良种,采用新技术、增加投入,提高了作物单产,确保了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全市粮油棉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了52.7%、70%和100%。1994年与1978年相比,稻谷增产58.25千克/亩,油菜籽增产45.5千克/亩,棉花增产18.5千克/亩。
(2) 林业。1990—1993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16.33千公顷,飞播造林3.33千公顷,封山育林32.13千公顷,其他部门绿化200千公顷,共消灭荒山52千公顷。1993年底,顺利通过国家林业部“灭荒”核查验收。1994年,全市又完成人工造林5.47千公顷。有林地已达73.33千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到207.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3.7%。
(3) 畜牧业。1994年,大牲畜年末存栏量33 480头,比1978年增长19.5%;生猪及家禽存栏量分别达18.29万头、199万只,分别比1978年增长5.7%、118%。畜牧业总收入1.95亿元,是1978年的17.6倍。
(4) 渔业。1994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8.39千公顷,水产品总产量突破万吨,比“七五”末翻一番;渔业产值8 69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8%。其中名、特、优水产品产量已达760吨,产值3 800万元,产量占总产量6.1%,产值占水产品总产值40%。水产品被列为全省“渔业致富工程”重点县(市)之一,并获得全省实施“渔业致富工程”一等奖。1994年全市已有4个乡(镇)水产品产量达到2 000吨,13个村水产品产量达到200吨,47户水产大户年产值达10万元以上。
(5) 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1994年,全市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20.51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28.8千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68千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全市拥有各种拖拉机5 870台,农用载重汽车551辆,农机总动力达19.88万千瓦,农机具配套比达到1:1.45,田间综合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农田总面积的40%。
(6) 乡镇企业。1994年,全市已有乡镇企业19 741家,从业人员8.1万人,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4.5亿元,流动资产4.16亿元,全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22亿元,营业收入19.7亿元,利税2.37亿元,实交税金2 627万元(占全市工商税收50%、占全市财政收入40%),分别比1993年增长83.3%、90.3%、69.8%、27%,分别是1978年的117倍、105倍、48倍、88倍。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有46%来自乡镇企业。1994年的乡镇企业的综合实力由1992年全省第35位上升到第15位。
(7) 文化事业。全市有文化艺术团体35个,电影放映单位16个,文化站29个,图书馆1个。市级有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池州报社等新闻单位,市级《杏花村》专刊定期发行。广播、电视在农村已经普及,部分乡镇开通了有线电视和卫星接收转播系统。
(8) 教育事业。全市有大专、中专院校11所,中小学405所。在校学生10万余人,教职工5 50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99%,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6.8%,17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89.01%。现有校舍39.6平方米,其中楼房实验教学达到“普及县”要求。扫盲工作在完成基本扫盲任务后着力巩固和提高质量。
(9) 卫生体育事业。全市有市级以上医院4所,乡镇卫生院及其他卫生机构79个(不含个体),卫生技术人员1 201人。妇幼保健和计划免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991年3月,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部联合派出的儿童计划免疫审评组进行评审,贵池市“四菌”全程接种率为99.05%,在全省被抽查的11个县(市)中名列第一。血防工作取得突出成绩,40多年总计灭螺面积8 100万平方米,基本上控制了血吸虫病的流行。贵池市不断改善体育设施,现有业余体校1所,专业体育场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