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伯指春秋時齊桓公、晉文公。邊讓《章華臺賦》:“建列藩于南楚兮,等威靈於二伯。” ![]() ![]() ![]() 二伯(一) 指周代的周公、召公。《礼·王制》:“八伯 (方伯) 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 (上公) 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郑玄注:“《春秋传》曰:‘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二) 指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谷梁传·隐公八年》:“诰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此二人皆称霸一时,故称。伯同“霸”。《文选》二五晋刘琨《重赠卢谌》诗:“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仇。” 二伯 二伯西周时周公、召公分主8州政令称为2伯。《礼记·王制》: “千里之外设方伯。5国以为属,属有长; 10国以为连,连有帅; 30国以为卒。卒有正; 210国以为州,州有伯; 8州8伯,56正,168帅,336长。8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2人,分天下为左右,曰2伯。”陈澔注: “《春秋传》 曰: 自陕以东,周公主之; 自上陕以西,召公主之; 经即天子之公,分主天下之侯国也。8伯为8州之伯; 2伯,为天下之伯也。” ☚ 二柄 二税户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