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二二、1995年成人高考文史类考生做题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昔文恭罗先生游楚,楚士有就而受学者。先生曰:“噫! 蔽也久矣。1世不省学为何事。曾有人士,歆①道学之声而慕学之者,日行道上,宾宾张拱②,跬步不逾绳矩。久之觉惫,呼从者:‘顾后有行人否?’后者曰:‘无。’乃弛恭③率意以趋。其一人足恭缓步如之。2偶骤雨至,疾趋里许。忽自悔。曰:‘吾失足容矣。过,不惮改,可也。’乃冒雨还始趋处,纡徐更步过焉。夫由前言之,作、辍以人,伪也;由后言之,则迂甚矣。志学者须祛此二障而后可。”3、4 【注】 ①歆: 钦羡。②张拱: 拱手表示敬礼。③弛恭: 放松了端庄的姿态。 1.对“噫! 蔽也久矣”中的“蔽”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蔽 B.蔽塞 C.遮蔽 D. 蒙蔽 ( ) 2.“其一人足恭缓步如之”在文中的意思是 A.另一人步伐恭谨而缓慢,像前面那人原先的步态一样。 B.另一人步伐恭谨而缓慢,像他平时走路的步态一样。 C.其中一个人脚步缓慢,从容自如。 D.其中一个人脚步缓慢地走到那儿去。 ( ) 3.文中对二人步态的描写共有几处 A. 二处 B. 三处 C. 四处 D. 五处 4.从全文看,罗先生对前一个人“作、辍以人”,对后一个人“冒雨还始趋处”的态度是 A.肯定前者,反对后者。 B.肯定后者,反对前者。 C.既肯定前者,也肯定后者。 D.既反对前者,也反对后者。 ( ) [题解] 考查对词意(第1题)、句意(第2题)、文意(第3、4题)的理解。 参考答案: 1. A 2. A 3. D 4.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