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山区开发的成就
经过18年的开发建设,全省山区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
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大力推广适合河北省山区特点的 “生态经济沟”、“围山转”、“拦蓄梯田”等山区开发治理模式和一批科技成果,推动了山区大面积开发和国土整治。18年来,全省山区开发项目区增加林地面积92万公顷,林木覆盖率提高16.5%,达到38.1%,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2万公顷,土壤侵蚀模数降低18%。在一些开发治理较早的地方,已出现“山变绿、水变清、人变勤、村变富” 的喜人景象,初步形成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
❷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通过推广先进适用配套技术和规模经济开发,目前,已形成草莓、甘薯、肉牛、仁用杏、大枣、大理石等八大资源基地,开发出一批名、优、特系列产品,建立起一批以特色资源优势为基础的支柱产业。
❸山区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星火计划和山区农业经济技术开发计划的有效实施,带动了区域内种养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打破了过去单一农业的生产格局。据31个山区县统计,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已由1985年的46∶33∶21调整至1995年的27∶47∶26。二、三产业的发展,不仅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通过以工补农、以商补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❹山区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提高。18年来,省、市、县、乡、村累计培训农民2 000多万人(次),其中取得农民技术员以上职称或绿色证书的5万多人。山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自觉性大大提高。
❺山区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1996年,全省山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 497.6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7.56亿元,粮食总产达到8 922万吨,果品总产量达到179.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57.8元,均比开发初期有数倍增长。有近500万人摆脱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
❻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18年来,全省山区共实施科研及开发项目1 600多项,项目辐射推广面积达333.33多万公顷,取得科技成果1 500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有1 10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