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事实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事实婚shìshíhūn<名>事实婚姻的简称。 事实婚❶广义的事实婚与形式婚 (要式婚) 对称。在实行宗教婚的国家里未举行宗教仪式的婚姻,中国古代六礼不备的婚姻,都是事实婚。 事实婚 事实婚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进行结婚登记或履行法定的结婚程序就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并为双方亲友邻里所承认的婚姻。在我国事实婚作为法律婚的对称又常被称作私婚。1950年我国第一部婚姻法实施之后,鉴于旧社会不到政府登记的“私婚”现象较为普遍,人民政府采取了补办结婚证的办法。1980年我国第二部婚姻法规定,事实婚是违法婚姻。由于长期以来法制不健全,群众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地区仍有为数不少的事实婚,特别是偏僻农村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尤为突出。鉴于此种情况,我国政府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解决办法。对于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的人,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之后,令其补办登记手续,成为合法夫妻。对不符合法定结婚条件的,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包括:未达法定婚龄而同居的,可说服双方暂时分居,同时宣布婚姻无效,待达到结婚年龄时,再办理结婚登记。对其他不符合结婚条件的,应迅速解除同居关系。对于出自不良动机和非法姘居的(指已婚夫妇与他人非法同居)应解除姘居关系。另外,离婚后双方未办复婚手续,又以夫妻相待,共同生活的“事实婚”也属无效婚姻,也应补办结婚登记手续。对于上述事实婚中已生育子女的情况,应在保护子女权益的基础上妥善、慎重地处理。对于事实婚的认定及处理,古今中外不尽相同。中国古代习惯于把“六礼”不备的婚姻称为私婚。在实行宗教婚的国家里,往往把未举行宗教仪式的婚姻称为事实婚。近、现代以来,各国婚姻立法中一般都规定,婚姻需到政府指定部门办理手续,否则认为婚姻无效。前苏联自1926年以后,在近20年时间里承认具备一定条件的事实婚。1944年以后加强了管理,其方式与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基本相同。当前西方一些国家事实婚较为普遍,并逐步为社会所认同,法律亦承认事实婚双方以及所生子女有继承权,一些学者还称之为同居制度,把它与正式结婚的婚姻制度相并列,认为两种制度都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享有同等待遇。 ☚ 订婚 结婚动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