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事去空千载,何曾有若人。只应烟树里,便是永和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事去空千载,何曾有若人。只应烟树里,便是永和春。 事去空千载,何曾有若人。只应烟树里,便是永和春。诗题“兰亭”,于今浙江绍兴西南。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修禊事,饮酒作诗,而后由王羲之为之序。这首题画诗,便是表达对兰亭盛事的缅怀。诗意是: 兰亭聚会、饮酒赋诗的盛事早已成为过去,而像王羲之那样的才杰,千载难逢,何曾再有?那烟树丛中隐约可见的,便是永和聚会的兰亭啊,令人平添追思之情! 凭吊遗迹而发怀古幽情,遥想当年兰亭修禊盛事,感慨时光易逝、英杰难再。同时也表达了对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由衷钦仰和对当年盛事的歆羡。 (甲) ☚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闾左称雄日,渔阳适戍人。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驱除功第一,汉将谁可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