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买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买花 买花唐诗篇名。五古。白居易作。见《白居易集》卷二。组诗《秦中吟十首》之一。题《才调集》作《牡丹》。唐李肇《国史补》曰:“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馀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闱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此诗即写京城贵游买牡丹花事。前十句描写贵族官僚重金购买牡丹,挥金如土的情景,后六句叙写一田舍翁观看买花,末以其感叹“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作结,有力地揭露当时统治阶级的奢华生活和社会的不平。语浅意深,用常得奇。清潘德舆评曰:“《买花》诗‘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劲直沉痛。诗到此境,方不徒作。若概以浅率目之,则谬矣。”(《养一斋诗话》) ☚ 轻肥 新乐府五十首 ☛ 买花白居易
与白居易同时的李肇在《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值数万者。”这首诗,通过对“京城贵游”买牡丹花的描写,揭露了社会矛盾的某些本质方面,表现了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从买花处所发现了一位别人视而不见的“田舍翁”,从而触发了他的灵感,完成了独创性的艺术构思。 全诗分两大段。“人人迷不悟”以上十四句,写京城贵游买花:以下六句,写田舍翁看买花。 一开头用“帝城”点地点,用“春欲暮”点时间。“春欲暮”之时,农村中青黄不接,农事又加倍繁忙,而皇帝及其臣僚所在的长安城中,却“喧喧车马度”,忙于“买花”。“喧喧”,属于听觉;“车马度”,属于视觉。以“喧喧”状“车马度”,其男颠女狂、笑语欢呼的情景与车马杂沓、填街咽巷的画面同时展现,真可谓声态并作。下面的“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是对“喧喧”的补充描写。借车中马上人同声相告的“喧喧”之声点题,用笔相当灵妙。 这四句写“买花去”的场面,为下面写以高价买花与精心移花作好了铺垫。接着便是这些驱车走马的富贵闲人为买花、移花而挥金如土。“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一株开了百朵花的红牡丹,价值竟相当于二十五匹帛,其昂贵何等惊人! “戋戋”,形容众多。那么“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其珍惜无异珠宝,也就不言而喻了。 以上只作客观描绘,直到“人人迷不悟”,才表露了作者的倾向性;然而那“迷不悟”的确切含义是什么,仍有待于进一步点明。白居易的有些讽谕诗,往往在结尾抽象地讲道理、发议论。这首诗却避免了这种情况。当他目睹这些狂热的买花者挥金如土,发出“人人迷不悟”的感慨之时,忽然发现了一位从啼饥号寒的农村“偶来买花处”的“田舍翁”,看见他在“低头”,听见他在“长叹”。这种极其鲜明、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本质。诗人不失时机地摄下了“低头独长叹”的特写镜头,并从“低头”的表情与“长叹”的声音中挖掘出全部潜台词:仅仅买一丛“灼灼百朵红”的深色花,就要挥霍掉十户中等人家的税粮!这一警句使读者恍然大“悟”:那位看买花的“田舍翁”,倒是买花钱的实际负担者!推而广之,这些“高贵”的买花者,衣食住行,不都来源于从劳动人民身上榨取的“赋税”!诗人借助“田舍翁”的一声“长叹”,尖锐地反映了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敢用自己的诗歌创作谱写人民的心声,这是十分可贵的。 买花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①,喧喧车马度②。共道牡丹时③,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④。酬直看花数⑤。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⑥。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⑦。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⑧。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⑨,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⑩: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⑾。 【解题】 此诗约作于元和五年(810)前后,是《秦中吟十首》中的第十篇。题一作《牡丹》。据唐李肇《国史补》卷中记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馀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值数万者。”此诗正是反映这种争买牡丹花的情况。诗中描写长安城中达官贵族车马喧喧争买牡丹花的情景,从一个田舍翁的长叹中揭示出,统治阶级的奢华是建立在掠夺人民的基础上的。全诗形象鲜明,对比强烈。社会意义深刻。 【注释】 ①帝城:京城,指长安,点明地点。春欲暮:点明时间。喧喧:声大嘈杂貌。度:过。③牡丹时:牡丹花上市的季节。 ④无常价:没有固定的价钱。⑤此句意谓看花的品种优劣计算价钱付款。酬直:付钱。数:计算。⑥二句意谓百朵鲜艳的红花价值二十五匹绢。灼灼:鲜艳貌。《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戋(jian)戋:众多貌。束:成束物计量的单位,帛五匹为一束,五束即为二十五匹。素:白色的绢帛。⑦二句写种牡丹花者精心培植保护,意谓上面张设帷怅遮盖,周围编排篱笆保护。庇:遮蔽。⑧二句意谓移植牡丹花时,用水洒花和叶,又用泥封住根部,由于保护得好,所以迁移过来颜色依旧非常鲜美。⑨田舍翁:老农夫。⑩谕:懂得,理解。(11)二句意谓一丛深红色的牡丹花,其价要抵十户中等人家所交纳的赋税额。丛:量词,簇、束。中人:中户,中等人家。赋:田税。 买花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白居易 ←上一篇:遗爱寺 下一篇: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 诗词简介: 唐代白居易《秦中吟》 的第十首。五言古诗。唐代,京城 的达官贵人喜欢牡丹,每年暮春, 车马若狂,争相购买。本篇即写这 一事实。说在暮春时节,京城车马 喧喧,大家去买牡丹。百朵红花, 值价五匹帛。上面用帷幕遮蔽,周 围编篱笆保护,洒上水用泥封住, 移来后花色仍然很好。家家习以为 俗,人人迷恋而不觉悟。有一位老 农,偶然到了买花的地方,低头长 叹。他叹的是“一丛深色花,十户 中人赋”。这里通过对比,指斥了 贵族的豪奢生活。
买花 买花唐白居易的五言古诗。《秦中吟》之一,元和五年左右作于长安。原诗是:“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李肇《唐国史补》: “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诗正反映这种现实,抨击官僚奢侈的生活,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 歌舞 胡旋女 ☛ 买花 买花唐白居易的五言古诗。《秦中吟》之一,元和五年左右作于长安。原诗是:“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李肇《唐国史补》: “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诗正反映这种现实,抨击官僚奢侈的生活,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 歌舞 胡旋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