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书褒城驿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书褒城驿壁》褒城①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②,视其沼,则浅混而茅;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讯于驿吏,则曰: “忠穆公尝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③,驰驿奔轺④,以去以来,毂交蹄劘⑤,由是崇侈⑥其驿,以示雄大。盖当时视他驿为壮,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苟夕得其庇⑦,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⑧心耶!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鹢⑨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汩泥⑩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 凡所以污败室庐,靡毁器用。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某曹八九辈⑪,虽以供馈⑫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 语未既,有老甿笑于旁,且曰: “举今州县皆驿也。吾闻开元⑬中,天下富蕃⑭,号为理平⑮,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⑯。今者天下无金革⑰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埸无侵削之虞⑱,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令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⑲于更易;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曰: ‘我明日即去,何用如此?’在县令,亦曰: ‘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当愁醉,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⑳终。” 呜呼!州县者,真驿耶!矧更代之隙,黠吏因缘恣为奸欺,以卖㉑州县者乎!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㉒,书于褒城驿屋壁。 孙樵是唐宋十大家之一。其文以奇崛见长,自称“尝得为文真诀于来无择,来无择得之于皇甫持正,皇甫持正得之于韩吏部退之”。可见他是韩愈的三传弟子。这篇讽刺杂文就继承了韩愈“不平则鸣”的精神和奇崛犀利的文风,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借题发挥,有以小见大之妙。文中从目睹褒城驿荒凉残破的景象,在于过往旅客“暮至朝去”的临时观点,因而糟蹋公物,不加爱惜;进而假托老甿之口来借题发挥,揭露朝廷对州县官吏不仅所用非人,而且更换频繁,恰如“暮至朝去”的旅客一样,把州县当旅馆,不去兴利除弊,只管在短期内饱肥私囊,任满离去;而且,在新旧官员交接之隙,黠吏又乘机胡作非为。由此导致天下生民日困,财力日竭,户口日减,垦田日少。这就从一驿之兴废,推及天下之盛衰: 小中见大,深达物情之理致;见微知著,明察时弊之症结。故意蕴丰富,发人深省。其间从眼前一瞬所见,到引出历史的反思;从一驿的荒凉残破,到普天下的吏治腐败,时间“思接千载”,空间“视通万里”,包容无限时空于一瞬尺幅之中,此为一妙。在手法上,驿站之破的原因,只从驿吏口中写出;而“举今州县皆驿也”的感叹,即天下凋敝的原因,又只从“老甿”口中道出;作者并不直接出面议论,而胸中的不平波澜全寓其中。托人之口,煞有介事,寓议于叙,不露痕迹,隐微而显,耐人寻味,此则又一妙也。 二、章法严密,极尽变化之奇。首段写褒城驿的荒芜残破及其原因。首句刚说“褒城驿号天下第一”,次句即陡然一转“及得寓目”如何荒残,这是欲抑先扬,形成反跌,大有“百闻不如一见”之叹。以下四个分句两长两短并列,从池沼水浅混浊长满茅草,游船破碎陷住浮不起来,庭院台阶荒芜,中堂厢房残破四个方面铺叙其荒残,再以“乌睹”(那里看得出)一句反问总收,推翻“号天下第一”的传闻。如此名不符实,故当“讯于驿吏”,从而自然过渡到第二层写其荒残的原因,引出驿吏所答一段。先用一个二重因果复句写昔日之所以兴盛: 因为忠穆公严震当初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相当于古代梁州牧),褒城是控制山南西道节度使治所南郑(今陕西汉中)和凤翔节度使治所天兴(今陕西凤翔)两处的交通要冲,所以车马往来络绎不绝(“由是”以前是二重因果复句的原因部分,也是由因果复句构成)。“由是”扩大驿站建制规格,以示雄伟壮观(结果部分)。然后分四个方面写今日所以残破: 一是用“且”、“苟”、“宁”三词关联构成进层、假设复句,说明来往人多,皆“暮至朝去”,故无“顾惜”之心;二是用“至如”、“至有”等词关联,从“棹舟”、“渔钓”、“饲马”、“宿隼”四个方面并列而进层地铺叙旅客尽情糟蹋公物,用“凡所以”(全用来)一句收绾;三是用两个二重复句(让步套因果和二重因果)并列,说明官越大,下属越横暴难禁;四是用因果套让步二重复句,说明驿站维修者少,而来往破坏者多。“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二句,虽不在段末,却是总括以上四个原因的。第二段“语未既”二句,是承接首段过渡到本段“老甿”的发言,同时“老甿”突然出现,使文势波澜更加耸观。“举今州县皆驿也”一句,既是本段议论的总纲,也是联系一二两段类比的关键,因而亦即全文主旨所在。从“吾闻开元中”到“其故何哉”为本段第二层,通过昔盛反衬今衰,逼出当前的问题: 从户破、田寡、民困、财竭四个方面突出“今者天下”的凋敝现象,再以“其故何哉”设问,引出第三层对原因的剖析。先说州县长官对于天下大治如何重要;接着一转,说朝廷对此却轻率任命,即所用非人;又频繁调换,造成临时观点。所以州县官都不愿去做为民兴利除弊之事,总觉得“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于是他们愁则醉饮美酒,饥则饱食肥鲜,竭力聚敛贮藏,丝帛金银装满私囊木柜,乐呵呵地当满任期离去。这就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朝廷对州县官所用非人和频繁调换所造成的严重恶果,揭示出天下凋敝的症结,与驿站荒废的根源事异而理同的实质。第三段才写作者听后的感慨: 先惊呼,继感叹,再用“矧”(况且)递进一层,补充还有狡黠的胥吏趁州县官交接之隙,大搞奸伪欺骗、损公肥私之事,这样,怎能不民困、财竭、户破、田寡呢!回应了“老甿”之语。结以“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点明文题。 三、对比鲜明,揭露、讽刺鞭辟入里。全文处处运用对比、宾主映衬手法。如开头“号天下第一”与“及得寓目”的实况,是传闻与眼见的对比;驿吏介绍昔日的“崇侈”、“雄大”与今日的“日益破碎”的对比;官小的下属与官大的下属横暴程度的对比;驿站“八九辈”修缮者与“数十百人”破坏者的对比;老甿发言中开元时代的“富蕃”、“理平”与“今者天下”的衰败凋敝的对比;州县对天下大治的重要与朝廷“轻任”态度的对比;民困户减、田寡财竭,与官吏的“醉”、“饱鲜”、“囊帛椟金”的对比……而全文旅客糟蹋驿站与州县官破坏天下,更是重大的同类对比。所有这些对比,都以前者为宾,后者为主,以宾衬主,不仅文情变化错综,而且使揭露讽刺更加深刻有力、鞭辟入里,作者寄寓其中的褒贬态度和丰厚意蕴,也更加鲜明而又耐人寻味了。 字数:3178 熊笃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编.古文观止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书褒城驿壁语未既(28),有老氓笑于旁,且曰: “举(28)今州县皆驿也!吾闻开元(30)中,天下富蕃(31),号为理(32)平,踵(33)千里不裹(34)粮,长(35)子孙者不知兵。今者天下无金革(36)之声,而户口日益破(37),疆埸(38)无侵削之虞(39),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令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40)于更易。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曰: ‘我明日即去,何用如此!’在县令亦曰: ‘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当愁醉(41),当饥饱鲜(42),囊帛椟(43)金,笑与秩终(44)。” 呜呼!州县真驿耶!矧(45)更代之隙,黠吏因缘恣为奸欺(46),以卖(47)州县者乎!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恳田不寡,难哉!予既揖退老氓,条(48)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孙樵集》) 注释 ①书褒城驿壁——褒城:唐代县名,属山南西道兴元府,在今陕西勉县境。驿:驿站,古代供传递文书人员和往来官员歇宿、换马的处所。②寓目——亲眼看到。③沼——池沼,这里当指船坞。④污——脏,污秽。⑤胶——动挠貌,此指舟船破败不堪,很不牢靠的样子。⑥除——台阶。⑦堂庑(wu)——房屋。堂:正堂,正房。庑:正堂周围的廊房,厢房;房屋。《史记·李斯列传》: “居大庑之下。” ⑧乌睹——哪里看得到。⑨忠穆公尝牧梁州——忠穆公曾任梁州刺史。忠穆公:指严震,《旧唐书·严震传》说他曾任凤州刺史,“忠穆”是他的谥号。牧梁州:任梁州刺史。牧即州牧,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这里作动词,担任州牧的意思。一说山南西道属古九州之一的梁州地区,而九州之长称牧,因此这里的“牧梁州”指任山南西道节度使。⑩二节度治所——山南西道节度使治所兴元府,凤翔节度使治所凤翔府。“二”,原作“三”,据另本改。按: 褒城北为褒斜谷,南口叫褒,北口叫斜,两旁高峻,中间为褒水所经,亦曰褒斜道、褒谷,长470里,形势险要,为由陕经兴元府而入川的交通要道。(11)龙节虎旗——这里泛指持有各种符节、旌旗的官员、使者。龙节: 原指古代泽国使者所持的节(《周礼·地官·掌节》)。虎旗: 画有虎的旌旗(《周礼·春官·司常》)。按: 唐制节度使奉命出使赐双旌双节。(12)轺(yao)——轻便的小马车。(13)以去以来——有的去,有的来。以: 连词。(14)毂交蹄劘——马车纷驰,往来不绝。毂(gu): 车轮中心可以插轴的圆木,这里代指车轮。劘(mo): 摩擦。(15)崇侈——增高扩大。崇: 高; 侈: 大,这里都作动词。(16)且——提起下文的句首语气词。(17)数百辈——数百人。(18)宁有——岂有,哪有。(19)鹢(yi)——水鸟名,善飞,不怕风浪,所以古代船头上常画以鹢,这里代指船头。(20)汩(gu)泥——搅混池中泥。(21)至——甚至 (22)隼(sun)——猛禽的一种,可以助人狩猎,俗称猎鹰。(23)糜毁——毁坏。(24)不与曩(nang)类——和从前不一样。曩: 过去, 从前。类: 相像,一样。(25)某曹——我们这班人,我的同事们。“某”,原作“其”,据另本改。曹: 等,辈。(26)供馈——供应食物,即招待过往官吏用餐。(27)一二力——一两个人的劳力。(28)既——完毕。(29)举——全部。《左传·哀公六年》: “君举不信群臣乎?”成语有“举国欢腾”,“举世无双”。(30)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31)富蕃——财货富足,人口昌盛。(32)理——治理。理平: 政治修明,天下太平。(33)踵——脚后跟。这里作动词,往来行走的意思。(34)裹——包,携带。(35)长(zhang)——养育。(36)金革——钟和鼓,作战时用以指挥军队进退。一说指兵器和铠甲。(37)破——这里是减少的意思,指在籍的人口减少。(38)疆埸(yi)——边疆。(39)虞——忧虑。(40)促数(shuo)——时间短促而又次数频繁。(41)(nong)——味厚之酒,美酒。(42)鲜——肥鲜,即精美的肉食。(43)椟(du)——柜子。这里作动词,装或藏在柜子里的意思。(44)笑与秩终——喜笑颜开地直到任期满了。秩: 10年为一秩。白居易七一《喜老自嘲》诗:“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 “第八秩”,71岁,进入第八个10年。这里指任期。(45)矧(shen)——况,何况。(46)黠(xia)吏因缘恣为奸欺——奸猾的小官吏趁机肆意干坏事。因缘: 利用(更代的)机会,趁机。恣为: 任意地去做。奸欺: 奸恶欺诈。黠:狡猾。(47)卖——这里是蒙骗的意思。(48)条——整理。 赏析 本文通过作者亲眼目睹褒城驿破败荒芜的景况和亲耳所闻造成这种破败的原因的记述,深刻地揭露了晚唐官吏的骄奢和政治的腐败。 文字遒劲,笔调激切,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文中有白描,有对话,有议论,有感慨,纵意驿站,思接千里,但一如银勾铁划,绝无靡艳之词。如写驿站眼前的景况:“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抓住行、住勾勒,三言两语,直截了当。写驿站破败的原因,着笔于官“下”的“气猛”和“横暴”,先述其“毁舟”、“破沼”、“饲马于轩”、“宿隼于堂”的劣迹,后用“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一收,干净利落,言辞峻跋,笔锋犀利。写“举今州县皆驿”的情况,则一路排比: “户口日益破,……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句型紧凑,语气冷峻,有如机枪点射。 文章的笔调固然决定于作者的风格,但更决定于文章的内容。作者在《与友人论文书》中针对晚唐时期重新抬头的浮靡文风,旗帜鲜明地提出: “词必高然后为奇,意必深然后为工。”所谓“词必高”,就是文字要切实中的(题旨),弹无虚发;所谓“意必深”,就是要熔裁炼意,储思深远。他写驿站破败的原因,虽着笔于“下”,其意却在官。“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上行下效,有恃无恐,罪在官而不在“下”。而官的得过且过,“当愁醉,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终”,则是“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所造成。从而揭示出晚唐官吏骄奢贪婪,政治腐败黑暗的症结,由小及大,题微旨远。其间又巧妙地与昔时的景状相对照,使文笔更为凌厉。 书褒城驿壁 《书褒城驿壁》唐孙樵撰。讽刺性杂文。褒城是唐代县名,属山西道兴元府(今陕西省勉县境)。文章先是通过写号称“天下第一”的褒城驿的破败景象,揭露官吏士卒只知贪求财物而不存一点公心的恶劣品质;然后由褒城驿一处的现象,扩大到全国的州县,指责朝廷任免官吏过于频繁,贪官污吏就把官府当作临时住宿的驿站,一上任就急于捞钱,要在较短的任期内捞到尽可能多的钱,生怕“有权不用,过时作废”。朝廷如此任用非人,官吏既是如此心理状态,要想“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基于这种感慨,作者把他的见闻和认识,写在驿壁之上,作为向朝廷的一个建议。今天看来,此文恰好是一篇短小而深刻的“官场现形记”。 ☚ 与王霖秀才书 书何易于 ☛ 《书褒城驿壁》shu bao cheng yi biWriting at the Wall of the Post of Bao City→孙樵 (Sun Qiao)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