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书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书品

书品

书法品评著作。南朝梁庾肩吾著。一卷。记载从汉代至梁代善真、草书者共一百二十三人(序中称一百二十八人,有误),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再分上、中、下,共为九品。每品各系以短论,评论其书法艺术上的成就,而以总序冠于前。唐代李嗣真依据此例著《书后品》(又作《后书品》),记载秦至唐的书法家八十二人,另在九品之上创立“逸品”。评论时好用词藻,晦涩难懂。

☚ 采古来能书人名   古今文字志目 ☛
书品

书品

说书艺诀。清乾隆时弹词艺人王周士作。共十四则,为:“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放而不宽,收而不短,冷而不颤,热而不汗,高而不喧,低而不闪,明而不暗,哑而不干,急而不喘,新而不窜,闻而不倦,贫而不谄。”其内容,一般认为是归纳说书艺人在表演及日常生活中应具备的技巧、风度和品格。

☚ 遏云要诀   书忌 ☛
书品

295 书品

书法品评著作。南朝梁庚肩吾著。一卷。载汉至梁能书者120余人,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再分上、中、下共九例,各附短论,品评其书法艺术成就。唐李嗣真又撰《书后品》(一作《后书品》),书分10章,载书法家82人,九品之上又创“逸品”。两书虽有缺点,但也保存了古代书法艺术史料。

☚ 笔阵图   书断 ☛
书品

书品

一指书家品评著作,一卷。南朝梁庾肩吾著。记载了从汉至南朝梁擅长真、草的书法家123人。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再分上、中、下三品,共九品。每品各附短评,评论他们的书法艺术的功绩。二指书法品评著作,一卷,清杨景曾撰。此卷将书法分为神韵、古雅、潇洒、雄肆、名贵、摆脱、遒练、峭拔、精严等二十四品。

☚ 笔阵图   书辑 ☛
书品

书品

书法品评论著。一卷。南朝梁庾肩吾撰。庾肩吾(487—551),字子慎,又字慎之。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初为晋安王萧纲常侍,纲立为帝,官度支尚书。曾仕江州刺史,封武康县候,赠中书令。擅长诗赋,明人辑成《庾度支集》。工书法,隶草兼善。惜无书迹存世。
《书品》载汉至齐梁能真、草书者一百二十三人(序中称一百二十八人,恐误),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共为九例,每例先列书家姓名,各系短论,如:以张芝、锺繇、王羲之为“上之上”品;崔瑗、杜度、师宜官、张昶、王献之为“上之中”品;索靖、梁鹄等九人为“上之下”品。此外,还有“中之上”、“中之中”、“中之下”和“下之上”、“下之中”、“下之下”诸品。分类品析各等艺术成就,注意各家书法意境、趣味、格调等,颇得美学要领。如描绘真、草书体云:“真草既分于星芒,烈火复成于珠佩。或横牵竖掣,或浓点轻拂,或将放而更流,或因挑而还置,敏思藏于胸中,巧态发于毫銛。”评张芝、锺繇、王羲之云:“张工夫第一,天然次之,衣帛先书,称为‘草圣’。锺天然第一,工夫次之,妙尽许昌之碑,穷极邺下之牍。王工夫不及张,天然过之;天然不及锺,工夫过之。”概括隶、草两书之源流曰:“隶既发源秦史,草乃激流齐相,跨七代而弥遵,将千载而无草,诚开博者也。”阐述篆、真诸体之演变曰:“拔篆籀于繁芜,移楷真于重密;分行纸上,类出茧之蛾;结画篇中,似闻琴之鹤;峰崿间起,琼山惭其敛雾;漪澜递振,碧海愧其下风;抽丝散水,定于笔下;倚刀较尺,验于字中。”均精微博详。文体极合当时风格,绝非伪托者所能拟成。
《书品》开创了我国书学史上“引类相附,分等叙论”之先河。它标志着书法繁荣、书家辈出,也标志着书学由萌芽而逐渐走向成熟。因此,它实际上已具书法论著之雏形。
唐代书画家李嗣真(?—696),字承胄。滑州匡城(今河南长垣)人,一说赵州柏(今属河北省人)。援其体例,著《书后品》(一作《后书品》),载秦至唐代书家八十一人,分为十等(共十章)。名“等”为“品”,另在九品之上,创建“逸品”。亦叙亦论,亦富见解,但所评之语,好用词藻,晦涩难懂。
传世有《汉魏丛书》本、《秘笈》本、《法书要录》本、《续百川学海》本、《四品汇钞》本、《说郛》本、《砚本偶钞》本和《湖北先生遗书》本等,流传较广的是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历代书法论文选》本。
此外,南朝宋刘孝标也有《书品》一卷,已佚。清代杨景曾(字召林,六安人)亦撰有《书品》一卷,分书为:神韵、古雅、潇洒、雄肆、名贵、摆脱、遒炼、峭拔、精严、松秀、浑含、澹逸、工细、变化、流利、顿挫、飞舞、超迈、瘦硬、圆厚、奇险、停匀、宽博、妩媚等二十四品。诸类均极言其佳妙之处,独“妩媚”一品云“无丈夫气,博美人夸”则属于贬语。可见,此书与前著篇名相同,而内容实异。有《古今文艺丛书》本等传世。

☚ 古今书评   三十六法 ☛
书品

书品

南梁·庾肩吾撰。这是 一本书法品评著作,全书一卷,载自汉至齐梁能真、草者128人(文中只有123人),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共为九品。每品各有短论,又以总序冠于前。论列多有理致。作者是书法理论家、文学家。

☚ 三希堂法帖   书谱 ☛

书品

书法鉴赏评论著作。南朝梁庾肩吾著。论及汉至齐梁善书者120余人,将其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三等,共九品。

书品

一卷。南朝梁人庾肩吾 (487—551)撰。庾肩吾,字子慎,一字慎之,南阳新野 (今河南新野)人。庾肩吾自幼天资颖慧,八岁即能赋诗,后成为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庾肩吾初为晋安王国常侍,曾奉王命与刘孝威等共十人抄撰史籍,曾号为高斋学士。又历任江州刺史、武康县侯、中书令等职。庾肩吾除著述《书品》外,还撰有 《南史本传》、《书断》等。《书品》是我国书法史上一部重要的书评著作。作者在《书品》中对自汉至梁的一百二十余位书家整体上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中又更细致地分上、中、下三个层次,于是出现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九个小等,亦即九品。在三个大等之前,庾氏以总序冠于前;在九个小等中,又分别加以总论、述评,使得《书品》总说精当,分论细致,生动形象再现书家卓异的艺术成就。上上品中只有三人:张芝、钟繇、王羲之。庾氏认为书法若 “探妙测深”,其 “尽形得势”似“神化之所为”,不是一般人所能学得到的,而只有张芝、钟繇、王羲之才能“或横牵竖掣,或浓点轻拂,或将放而更留,或因挑而还置,敏思藏于胸中,巧意发于毫舌”(《书品》)。庾肩吾对草书之法深思而熟虑,对草书大家之作研究精到,因此叙述信手拈来,评论从容妥当,恰如其分,既给人以形象上的感性认识,更给人以理论上的深刻启迪。《书品》中上等共收包括以上三大家及崔瑗、王献之、索靖、钟会、卫瓘等十七位书家,中等收录有卫夫人、谢安等三十八位,下等收录有谢灵运、羊祜、裴邈等五十七位。《书品》评论颇具辞采,恰如张怀瓘所云:“肩吾才华既秀,草、隶兼善,累纪专精,遍采名法,尝作《书品》,亦有佳致。”因年代久远,古书辗转流传或后人传抄时删削更动,导致唐之魏征与庾肩吾虽生活时代邈不相及,却并列其间,以及序中所称与所列实际人数不符等,皆属传抄之误。《书品》保存了不少宝贵的书法艺术史料,颇具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书品》不失为我国书评史上重要著作。《书品》有《续百川学海》本、《广汉魏丛书》本、《秘笈》 本、《法书要录》本、《说郛》宛委山堂本、《四品汇抄》本、《砚北偶抄》本、《湖北先正遗书》以及《四库全书》等版本。《四库全书》据浙江鲍士恭之家藏本收入。193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曾影印,题曰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亦收此书。

《书品》shu pin

An Evaluation of Books→庾肩吾 (Yu Jianwu)

书品

书法的法度、风格。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