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办shū bàn办理文书缮写的人。 (例)遂此出了经堂,吩咐书办,写了百十个简帖儿,邀请邻里亲戚,明早奉送唐朝老师西行。(九十六·1212·) 书办 ☚ 堂官、司员 白描 ☛ 书办一0978名官吏。吴语。上海崇明。1929年《崇明县志》:「吏曰~。」   书办shū bàn衙门里掌管文书簿记的吏员:正说着,只见粮房~走来找周二爷。(九九·1273)衙门里~来请老爷明日上衙门,有堂派的事。(九三·1194) 书办 书办古代社会官署中掌管文书和档案者。负责收发、誊写文书;收集、整理、保存档案。书办长期盘踞官衙,熟谙吏道,常舞文弄法,把持衙门。各级官员也往往受制于他们。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九《书办》条称:“今胥吏书办之权,已超过本官之上,而吏、礼、兵三部之权,又超诸书办之上。恐带衔中书官,无此炙手也。”清代仍有此痼疾。《雍正上谕》:雍正元年(1723年) 二月十六日谕都察院: “从来各衙门募设书办,不过令其缮写文书,收贮档案,但书办五年方满,为日既久,熟于作弊。甚至已经考满,复改换姓名,窜入别部,潜踪掩迹,无所不为。” ☚ 管家 长班 ☛ 书办清代不在官制以内的各部低级官员。职责为承司官命令办理例行的文书事务。因久于其职,加上可由子弟或门徒承袭,故能熟悉例案,营私舞弊。此制到清末废除。 书办〈名〉衙门里掌管文书或簿记的官吏。也称书吏、书公、书手。 《金》七七: 这西门庆即差答应节级,拿着五钱银子,往巡按公衙~打听。 《醒》二: 禹明吾在晁家对门住,是个屯院的~,家里也起了数万家事。 《聊·禳》二二: 这学道着实贪,打捞生童托学官,高低讲价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