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九阡水族农民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九阡水族农民起义太平天国时期农民起义之一。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和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募丁练勇,大量摊派粮饷, 加重贵州各族农民的负担, 终于1855年(咸丰五年)爆发贵州各族农民大起义。同年十月, 水族农民领袖潘新简等在九阡(今三都县境)起义,以“不缴粮、不纳税,打倒清朝享太平”为号召,吸收水、苗等族农民参加,达万人。与古州(今榕江)苗侗农民军联合,围攻荔波县,毙知县等官员十余人。又与各路农民军转战黔南桂北,先后攻破都匀、荔波、独山、都江以及广西南丹、思恩等城, 击毙知府以下官员八十余人及大批地主恶霸。1866年(同治五年)在苗族农民军支持下,再克荔波县城,拥众四万余人, 建立起农民政权, 推潘新简为“正德王”。翌年清军大举反扑,九阡陷于孤立,仍坚守两年。1869年(同治六年)秋, 帽盒山战役遭严重挫折,至九月,九阡终于失守,潘新简被俘,在广西遇害。余部仍顽强斗争至1872年。前后坚持斗争达十八年之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