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九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九江jiǔ jiāng(字)李景隆,明代大将。 九江jiǔ jiāng(字)叶一源,唐代人,勇士。 九江與“五河”並舉,泛指所有江河。《漢書》司馬相如《大人賦》:“遍覽八紘而觀四海兮,朅度九江越五河。” 九江 九江郡名。秦置。治所在寿春,今安徽寿县。汉初改置淮南国,元狩初复改九江郡。东汉治所阴陵,在今安徽凤阳县南。 ☚ 范县 东海朐 县 ☛ 九江江名,在潯陽縣南。《尚書古文·禹貢》: “九江孔殷。” 鄭玄注:“《地理志》:九江在今廬江潯陽縣南,皆東合爲大江。”(《通德堂經解》)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二十八宿 > 尾宿 > 九江 九江 jiǔjiāng 即尾宿。因其在天河之九江口,故稱。《石氏星經》:“箕尾之間,謂之九江口,故尾亦名九江。” 九江 九江古时名城。今为江西九江市。秦为九江郡地,汉为豫章郡,高祖四年(前203年)分九江置淮南国,后改庐江郡,武昌郡,晋元康元年置江州,后为寻阳郡。隋初置九江郡。唐武德四年复置江州,后改浔阳郡。元至元十四年改为江州路,明洪武年间改为九江府。清因之。汉高祖六年始筑城。清乾隆五十五年重修,城周十二里二百二十四步,高二丈,设城门七座,东曰古东门,东北曰福星门,西北曰迎恩门,西南曰文明门,南曰南薰门,北曰望京门,东南曰迎春门。府治位于城之西,有德化县附郭。有五老峰、吴章山、凤凰山、西林寺、东林寺、龙池寺、大孤山塔、千佛塔、龙泉精舍、观音洞、望江楼、锁江楼、南湖、烟水亭等名胜古迹。 ☚ 南昌 南康 ☛ 九江 九江Jiujiang江西省省辖市,赣北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古称浔阳镇。在江西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向九铁路和大沙铁路交点。都阳湖水道从九江东侧注入长江。全市辖浔阳、庐山2个区和附近10个县。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69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1988年底市区人口40.9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7.59万。九江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从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禹贡》关于“九江孔殷”的记载算起,至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九江位于赣、鄂、皖三省交界处,襟江带湖,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刘邦平定天下后,就在此建城设池,三国时期称“柴桑”。晋以后为江州治。隋、唐、宋称浔阳。明、清为九江府治。1949年以九江县城区及近郊设市。九江在1949年以前为商业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工业发展迅速。现在已建成为拥有纺织、轻工、机械、建材、石油、化工、造船、电力、冶金、食品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1988年,全市有工业企业1900多家,其中大中型企业38家。工业总产值达33.15亿元。九江市纺织工业历史较久,已形成棉、毛、麻、丝、针织、化纤、印染等生产能力,是江西三大纺织工业基地之一。主要工业品有石油制品、化工系列产品、微型电子计算机、精密航海仪表、机床、船舶、电视机、钢材、水泥、玻璃纤维、食品等。九江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矿藏40多种,其中锑、萤石、黄金居全省第1位,铜居第2位,钨居第3位,水产中以中华鲟鱼、鲥鱼、银鱼和庐山石鱼四大特产闻名。九江水陆交通便利,历史上号称“七省通衢”、“赣北门户”。宋、元、明、清时期一直是闻名全国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自古就是长江中游的重要商埠。目前长江九江港共有客、货运码头41座,装卸机械化水平达80%以上。5 000—10 000吨级轮船可直驶日本、东南亚各国和香港地区。1988年运量达到90万吨。九江是我国著名的避暑游览胜地。以庐山风景名胜区为中心,聚集了260多个游览点。著名的有鄱阳湖、石钟山、龙宫洞、烟水亭、涌泉洞、白鹿书院、观音桥、陶渊明故居、东林寺、秀峰、真如寺以及庐山顶上的一大批景点等。 ☚ 南昌 萍乡 ☛ 九江《书·禹贡》:“九江孔殷”、“九江纳锡大龟”。解释不一:一说在今湖北广济、黄梅一带; 一说为流入江西鄱阳湖的湖汉九水;一说为流入湖南洞庭湖的湘、沅等九水。三说以第一说较为可信。 九江江西北部城市。地处长江南岸,是长江航运的重要港口和军事重镇。 九江jiǔ jiāng《本草纲目》鳞部第44卷鲤鱼(4)。地名。旧治在今江西九江市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