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卿科道会审
刑诉讼程序。明清两代的审判制度。对死刑案犯的最后审定。即由京朝官大员及地方抚道大员共同会议对死刑案犯进行审定。如意见一致,具题请皇帝批准,即可执行死刑。如有异议则奏请皇帝审定。《清史稿·刑法志三》: “议定,刑部将原案及法司督抚各勘语刊刷招册,送9卿、詹事、科道各1分,八月内定期在金水桥西会同详核。先日朝审,3法司、9卿、詹事、科道入座,刑部将监内应死人犯提至当堂,命吏朗诵罪状及定拟实、缓节略,事毕回禁。次日秋审,凭招册审核,如俱无异议,会同将原拟陆续具题,有异,前期签商。若各执不相下,持异之人奏上,类由刑部回奏听裁。”“迨光绪变法,三十二年 (公元1906年) 改刑部为法部,统一司法行政。改大理寺为大理院,配置总检察厅,专司审判。于是法部不掌现审,各省刑名,画归大理院复判,并不会都察院,而三法司之制废。题本改为折奏,内阁无所事事。秋、朝审专属法部,其例缓者随案声明,不更加勘,而9卿、科道会审之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