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历史文物馆
以宗教史为主的地方性历史博物馆。隶属九华山管理处。位于九华山“化城寺”内,1982年7月成立。工作人员多为比丘尼。九华山是我国佛教4大名山之一,传为地藏菩萨道场。“化城寺”为开山寺,是全国重点寺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晋,现存为清代遗物。占地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35平方米。坐北朝南,硬山顶马头墙,砖木结构,四进院落式民居形式。全寺对称严整,背倚虎形山,前有放生池、娘娘塔和宽阔的石板广场。四进殿宇分布在三个台基上,层层升高,错落有致。拾级而上,依次为灵宫殿(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今全部辟作展厅开放。基本陈列“馆藏历史文物陈列”设在大雄宝殿内。其它展览为九华风光、佛教文史和名人书画等。馆藏文物1143件,以宗教文物为主要特色。按类分为藏经、佛像、佛画、碑刻、法器、供器、印章、名人书法绘画等。较为珍贵的有明版藏经两部,一为明万历十四年皇太后颁赐藏经677函6771卷,另一为明万历二十七年神宗颁赐藏经并存有颁经谕文(圣旨);还有明代“血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清代《梵文贝叶经》二札、元代杙纽铜印、明代龙纽铜“地藏利生金印”、明万历14年蟠龙组铜印、重约250公斤的清代铜谛听、清康熙、乾隆御书以及历史名人、诗僧、画僧书画等。文物馆年观众约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