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乙毗咄陆可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乙毗咄陆可汗西突厥汗国可汗。原统领碎叶(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一带的突厥部落。唐贞观十一年(637)起兵反叛。次年,被拥戴为可汗,占据伊犁河以西地区。十三年(639),大败沙钵罗咥利失可汗,统一西突厥。对唐朝持敌对态度。十四年(640),唐朝击灭高昌王国,在东部天山南北分设伊州、庭州(今吉木萨尔)、西州(今吐鲁番),又设安西都护府。乙毗咄陆可汗率众侵扰,被唐军击败。属部纷纷叛离,其出逃。 乙毗咄陆可汗 乙毗咄陆可汗西突厥北庭可汗。原为欲谷设。唐贞观十一年(637 ),与统吐屯等率先起兵反咥利失。十二年,受东厢咄陆诸部推戴,称汗于*伊丽水西,建牙镞曷山,谓之北庭。十三年,败咥利失,统一西突厥。以阿史那贺鲁为叶护,屯*多逻斯水,分兵可汗浮图城,监国高昌,断西域贡道,东犯伊吾,西掠焉耆,胁迫西域诸国反唐。十四年,唐遣侯君集率军伐高昌,兵临伊吾*时罗漫山,其叶护弃可汗浮图城西遁。唐于高昌置西昌州,于天山北置庭州,设安西都护府。十五年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建号于伊丽水西,与咄陆东、西分治,然旋即败之。咄陆犯伊州及天山县,为唐安西都护*郭孝恪所败。西征*康居、*米等国,破之。然待下寡恩,所得财物不予群下,部将怨叛。乃西保白水胡城,召旧部,皆不从,遂亡奔*吐火罗国,不知所终。在位四年(638—641)。 ☚ 同娥设 欲谷设 ☛ 乙毗咄陆可汗 乙毗咄陆可汗西突厥汗国可汗的称号。原为欲谷设,统领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一带的突厥部落。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因分划两厢十姓突厥部落的事,与沙钵罗咥利失可汗不和,起兵反叛。次年,为五弩失毕部拥戴为可汗,占据伊犁河以西地区。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大败沙钵罗咥利失可汗,统一西突厥全境。因为唐朝亲善于沙钵罗咥利失可汗,所以对唐朝持敌对态度,阻断西域通往内地的道路,唆使高昌、焉耆、龟兹等国先后反叛唐朝。又曾派兵侵扰唐朝的伊吾(今新疆哈密)。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朝击灭高昌王国,在东部天山南北设立伊州、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周围)、西州(今吐鲁番盆地),又设安西都护府,统领西域。乙毗咄陆可汗即于次年率众侵扰伊州和西州的天山县(今新疆托克逊县),被唐朝的安西都护郭孝恪击败。属部纷纷叛离,因而势孤力弱,先逃白水城,后奔吐火罗国,下落不明。 ☚ 沙钵罗咥利失可汗 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 ☛ 乙毗咄陆可汗唐代西突厥北庭可汗。又作欲谷可汗、咄陆可汗。原为欲谷设,又作乙毗设。贞观十一年(637),与统吐屯联兵攻沙钵罗咥利失可汗。次年东厢咄陆部拥其为汗,建牙镞曷山,谓之北庭,统伊列河以西地。自是西突厥分为南北庭,屡相攻战。十五年(641),联合石国吐屯攻杀南庭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并南庭,统一西突厥。以阿史那贺鲁为叶护,屯兵多逻斯川(今额尔齐斯河)可汗浮图城,绝西域贡道,胁迫西域诸族国反唐,进而东扰伊州(今新疆哈密)等地,为唐将郭孝恪所败。转而西征康居、米国,因争夺卤获,杀部将泥孰啜。后为泥孰啜之将胡禄屋所败,退守白水胡城(又作白水城,前苏联中亚奇姆肯特东)。弩失毕部首领使唐请罢其汗位,唐太宗遣通事舍人温无隐持节,立乙屈利失乙毗可汗之子为乙毗射匮可汗。他又率军击乙毗射匮可汗,虽获胜,但终因失众望,走吐火罗,不知所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