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乘人之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乘人之危 趁别人危难之时进行要挟或打击。马识途《夜谭十记》九:“一年积攒一些钱来,两三年功夫,就可以~,对那些抽鸦片烟破落子弟放敲敲钱,赚大利,低价典当别人的田产,进而买田置地。” 〔出处〕《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变式〕乘人之厄 〔近义〕趁火打劫 落井下石 〔反义〕雪中送炭 拔刀相助 〔辨析〕“乘人之危”为直陈式成语,“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为比喻式成语。 〔连用〕落井下石 浑水摸鱼 取而代之 〔俗语〕落井投石——乘人之危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乘人之危;落井下石 【乘人之危】chénɡ rén zhī wēi 趁着别人危难的时候去要挟、侵害对方。(乘:趁。危:危险,灾难。)〈例〉受灾后,别人都互相关心,互相救助,你却乘人之危,大捞一把,这不是犯罪吗? 【落井下石】luò jǐnɡ xià shí 见人掉在井里,不去救援,反而向井里投掷石块。比喻乘人危难时加以打击或陷害。〈例〉对于有困难的人,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绝不能落井下石。 辨析 都有趁别人危急时加以伤害或陷害的意思;都用作贬义;都常作定语、谓语。 “乘人之危”是直陈性成语;着重指趁人遭到危难时用胁迫、引诱等手段去伤害别人,从而达到个人目的;语义程度较轻。“落井下石”是比喻性成语;着重指趁别人碰到危险时加以打击、陷害,置于死地;语义程度较重。 提示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乘人之危 【出处】: 《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 非忠也; 乘人之危, 非仁也。” 【故事】: 东汉时的盖勋, 为人正直,当汉阳郡的长史时, 碰上了这么一件事:盖勋的朋友梁鹄任凉州刺史,管辖着武威、汉阳等好几个郡。武威太守横行霸道, 因为他有贵戚作靠山, 一般人都敢怒不敢言。唯独梁鹄的下属苏正和依法查办了他。梁鹄怕得要死, 想杀掉苏正和塞责了事。盖勋和苏正和一向是冤家对头, 在梁鹄来和他商量怎么处治苏正和时, 有人就叫他乘机报复, 把苏正和杀掉。盖勋断然拒绝, 说:“苏正和正处于危难之中,我乘人之危是不仁义的行为。”盖勋规劝梁鹄不能杀苏正和, 梁鹄也就打消了杀苏正和的念头。 【意思】: 趁人家遇到危难的时候去要挟或伤害人家。乘: 趁; 危:危险、危难。亦作“乘人之厄”。 【古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神女》: “女怒曰: ‘子诚敝人也,不念畴昔之义, 而欲乘人之厄,予过矣!予过矣!’”老舍《四世同堂》十九:“因为他的话是那么巧妙, 居然把‘乘人之危’变成‘帮这个忙’, 连他自己都觉得有点‘太’聪明了。”
乘人之危 乘: 趁。危: 危难。语出《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东汉灵帝时,武威太守倚仗着自己出自名门,横行霸道,胡作非为。后来因为他的部下苏正和一案受到牵连,才将这位武威太守的罪行揭发出来。可处理这一案件的凉州刺史梁鹄却害怕追查下去会涉及到高层权贵,连累自己,不敢加罪惩罚武威太守,想杀苏正和灭口,掩人耳目,但是又拿不定主意,于是去找京兆尹盖勋商量。 盖勋过去与苏正和有仇,有人劝他趁此机会斩除苏正和。盖勋对梁鹄说:“为了个人的私事杀害良臣,是不忠的表现;趁别人危难的时候去害人家,是不仁的行为。”盖勋劝梁鹄要公正不阿,秉公执法。梁鹄听了盖勋的话,苏正和才免除一死。后来苏正和去向盖勋谢救命之恩,盖勋闭门不见,并且说:“我是为梁君谋事,不是为了救你苏正和的。”这样,两人依旧相互怨恨。 现“乘人之危”指趁着别人有危难的时候,去要挟或打击。 又作“乘人之厄”“乘人之急”。 乘人之危chénɡrénzhīwēi乘: 趁。危: 危难。语出《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乘人之危(同)乘虚而入 趁火打劫 有机可乘 趁火打劫[乘火打劫]、乘人之危[乘人之厄、趁人之危];解民倒悬、救苦救难、救困扶危○趁火打劫chèn huǒ dǎ jié比喻在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那些人~,抢去好多东西|一伙坏人~,弄得人心惶惶。也说〖乘火打劫〗。 ○乘人之危chéng rén zhī wēi趁人遇到危难时,要挟或伤害别人:谋事杀良,非忠也;~,非仁也|他那~的行径引起了大家的公愤。也说〖乘人之厄〗、〖趁人之危〗。 ●解民倒悬jiě mín dào xuán把百姓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官僚们只顾争权夺利,没有一个真心想~的。 ●救苦救难jiù kǔ jiù nàn拯救在苦难中的人:老百姓奉他为~的菩萨|~的人民军队。 ●救困扶危jiù kùn fú wēi救济、扶助陷入危难的人:~,疏财仗义|他把那位~的好心人铭记在心|他一向~,因此很受村民们敬重。 侵害 侵害苦切 蹂剔 蹂借 犯害 犯厉 残害 凌蹈 侵蟊 另见:侵犯1 损害1 毁坏1 ☚ 侵害 侵蚀 ☛ 乘人之危chéng rén zhī wēicapitalize (/cash in) on sb’s difficulties (/disasters); make use of others’ difficulties;put the hat on sb’s misery (/misfortune); take advantage of others’difficulties (/disasters/helpless situation); utilize (/make use of)the precarious situation sb is in 乘人之危take advantage of sb’s vulnerable (or precarious)position 乘人之危chénɡ rén zhī wēi趁着他人危难时去要挟或进攻。take advantage of another’s precarious position 乘人之危chéng rén zhī wēi【解义】趁别人危难的时候来达到目的。 乘人之危chéng rén zhī wēi趁人家危难的时候,去侵害人家。《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乘人之危盖勋,字元固。他是东汉时敦煌郡广至(今甘肃安西县西南)人,为人正直,才能出众,因而被举荐为孝廉,当上了汉阳郡的长史(太守的主要属官)。 乘人之危chénɡ rén zhī wēi趁着别人遭遇危难时进行要挟或侵害。《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乘人之危chénɡ rén zhī wēi【释义】趁着人家危急的时候去侵害人家。 乘人之危chénɡ rén zhī wēi趁别人危难之时进行要挟或打击。马识途《夜谭十记》九:“一年积攒一些钱来,两三年功夫,就可以~,对那些抽鸦片烟破落子弟放敲敲钱,赚大利,低价典当别人的田产,进而买田置地。” 趁人家危难时去威胁损害乘人之危格式 会意式。 乘虚而入chéng xū ér rù乘人之危 乘人之危chéngrénzhīwēi乘别人危难之时,进行要挟或打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乘人之危chénɡ rén zhī wēi指趁别人危难时进行要挟或侵害。也作“乘人之厄”、“乘人之急”。 乘人之危chénɡ rén zhī wēi【解义】 趁别人危难的时候来达到目的。 乘人之危cheng ren zhi wei乘:趁着。危:危难。指趁着别人危难的时侯进行要挟或侵害。 乘人之危 混水摸鱼chéng rén zhī wēi;hùn shuǐ mō yú指趁他人危难之际,谋取不正当利益。唐人《北洋军阀演义》第十九回:“东拼西凑,非驴非马,和上次那个八条完全一样,用心之毒,却又过之。他意想~。” 乘人之危 巧取豪夺chéng rén zhī wēi;qiǎo qǔ háo duó危:危难;巧:耍花招;豪:强横。指趁他人处于危难之时,以欺骗手段诈取或恃强夺取他人财物。张刃《今日典当》:“同样是抵押贷款,新旧当铺却有本质上的区别。旧当铺~,高利盘剥;新当铺服务社会,融通资金,扶危济困。” 乘人之危 投井下石chéng rén zhī wēi;tóu jǐng xià shí指趁他人危难之时,对其进行打击或陷害。羽山等《东风化雨·小鱼吃虾米》:“刘万和朝王少堂张开乞怜的双手,对方却毫无反应,他全身一震,像泥菩萨似的愣住了。事情摆得不能再明显了,王少堂要~。” 3343【乘人之危】chéng rén zhī wēi趁人危难的时候加以要挟或打击。 乘人之危chéngrénzhīwēi〔述宾〕 趁着别人遇到危难时,要挟或伤害别人。语出《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萧育轩《乱世少年》:“这时,狠心的海正标~,投井下石,皱着眉头,大声宣布道:‘这是现行反革命,你们把她抓起来!’” 乘人之危chéng rén zhī wēi乘:趁着。危:危难。即趁别人在危难之际,去要挟或中伤。也作“乘人之厄”。厄 (è): 困穷,苦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