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乔治王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乔治王之战King George's War美国人对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称呼。乔治王之战于1744—1748年间在北美进行。系英法殖民地冲突和王朝冲突(常被称为第二个百年战争)的一部分。在美洲,这次战争的直接原因是阿卡迪亚和新英格兰北部的边界冲突,以及对俄亥俄河流域的争夺。1745年英国夺取路易斯堡以后,北美有7个英国殖民地动员军队协助英国。1746年和1747年,法国派去夺回路易斯堡的两支舰队均被歼灭。在边界上,战斗的特点是英法殖民者和各自的印第安人盟友互相进行血腥袭击。1748年10月签订的艾克斯拉沙佩勒条约 (即亚琛和约)结束了这场战争。 乔治王之战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期间英法两国在北美洲进行的战争,也是英法双方争夺美殖民地的第三次军事对抗。因发生在英王乔治二世在位期间(1727~1760),故名。新英格兰的英国人和新斯科舍半岛的法国人为夺占领地,都借助于当地的印第安人向对方发动进攻。1745年4月,马萨诸塞总督雪利授权缅因的富商佩珀雷尔上校率领新英格兰民军,进攻新斯科舍布雷顿角上的路易斯堡。新英格兰民军在英国皇家海军舰队的支援下,包围了法国人严加防卫的路易斯堡要塞和城镇。经过49天(1745年4~6月)围攻,该要塞和城镇守军被迫投降。1746年,法国远征军试图夺回路易斯堡,但在新斯科舍近海遇暴风雨袭击损失惨重而失败。1746~1748年间,法国人和其印第安盟友不断袭击新英格兰和纽约北部的英国移民城镇,英国人及其易洛魁盟友则对加拿大的法国移民进行报复性袭击。所有这些袭扰活动均未奏效。后来由于双方厌战,于1748年签订艾克斯拉沙佩勒条约。依约路易斯堡归还法国,作为交换条件,法国将印度的马德拉斯归还英国。 乔治王之战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对欧洲史上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的称呼。其时英国正值乔治二世(George Ⅱ,1683—1760)在位,故名。战争部分在北美殖民地进行,表现为法、英在加拿大和新英格兰北部边境和俄亥俄流域争夺控制权。1744年5月15日法国对英国宣战。法军以布雷顿角岛(位于今加拿大新斯科舍省东部)上的路易斯堡为根据地,向纽芬兰的英军据点进攻,未遂。1745年6月,新英格兰民兵在反击中占领了路易斯堡,并计划在英国帮助下同时进攻魁北克和蒙特利尔。英国的援军未到,殖民地军队次年解散。同年法国军队攻入纽约,焚烧萨拉托加,骚扰奥尔巴尼,企图重新占领路易斯堡,法国一支舰队在公海被英军击败。战争后期法军和印第安人不断对新英格兰和纽约边境侵扰。1748年英、法签订《亚琛和约》,恢复了双方在殖民地的占领地,路易斯堡回归法国。英法对北美殖民地的争夺不仅未获得解决,反而进一步加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