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乐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乐毅战国后期燕国名将。中山国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乐羊的后裔。始官于赵。前300年赵武灵王被困,饿死沙丘,乃由赵至魏。后魏昭王派其出使燕国,被燕昭王留任为亚卿。曾助燕改革政治,主张“察能而授官”,反对任人唯亲;建议联合赵、魏、楚共同伐齐。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以上将军率燕、秦、韩、赵、魏五国之兵攻齐,于济水之西大破齐军。各国罢兵后,又独将燕军攻陷齐都临淄,把齐国的珍宝财物和祭器全部囊括入燕。燕昭王封他于昌国(今山东淄博市东南),号称昌国君。寻又受命乘胜追击齐军,六个月内攻下齐国七十余城,并将所占之地统统划为郡县,归属燕国统治。为巩固对齐地的占领,大力整饬军纪,禁止烧杀抢掠,革除旧齐暴政,减轻赋税和徭役;还设法拉拢齐国上层贵族,在齐国封了二十多仝拥有燕国封邑的封君,并将一百多个燕国爵位赐给齐人。齐地先后为其控制五年之久,只有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和莒(今山东莒县)未能攻下。前279年燕昭王死,继立的燕惠王素与他不和,又中齐反间计,乃革其将职,以骑劫统辖齐地。他惧而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号望诸君。后死于赵。 乐毅 乐毅战国时燕将,中山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东北)人。自魏使燕,被昭王任为亚卿,后拜上将军。公元前284年,率秦、韩、赵、魏、燕五国兵伐齐,连下七十余城,因功封于昌国(今山东淄博东南),号昌国君。后出奔赵国,封于观津,号望诸君,遂终老于赵。 ☚ 管仲 阳都 ☛ 乐毅 乐毅见于东方朔《答客难》(参见“李斯”条)。为燕昭王时人,本为魏人,自魏使燕,昭王拜为上将,统五国之兵,下齐七十余城,封昌国君。燕惠王时,齐行反间计,惠王疑乐毅,乃使将军骑劫代乐毅,乐毅惧,奔赵,赵封为望诸君,卒于赵。今传乐毅致燕王书,即惠王以书招乐毅,乐毅所报之书也。 ☚ 句芒 包羲 ☛ 乐毅yuè yì〖名词〗 乐毅战国时燕国大将。中山灵寿(今属河北)人,魏将乐羊之后。少颖慧,喜兵法。初仕魏,为大夫。后出使于燕,被燕昭王任为亚卿,后拜上将军。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率燕、赵、魏、韩、秦5国兵伐齐,先后攻下70余城,因功封于昌国,号为昌国君。燕惠王即位,中田单反间计,改用骑劫为将,他出奔赵国,封于观津,号望诸君。后死于赵国。 乐毅 乐毅战国时燕国将领。灵寿(今河北平山东北)人。魏将乐羊的后代,长于兵术。燕昭王下诏求贤,他为魏使燕,被留任为亚卿。前284年,秦、韩、赵、魏、燕五国合纵伐齐,他受任为上将军,大破齐军于济西。继又率燕军长驱直入,攻破临淄,连下七十余城,以功封于昌国(今淄博东南),号昌国君。燕惠王即位,中齐反间计,改用骑劫为将。他出奔赵国,被封于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号望诸君。后死在赵国。 ☚ 用其所长,行其所能 议练民兵守淮疏 ☛ 乐毅战国时中山国灵寿 (今河北灵寿西北)人,魏将乐羊之后,长于兵术。燕昭王招徕贤者,他为魏使燕,被留任为亚卿。燕昭王二十八年 (前284),秦、韩、赵、魏、燕五国合纵伐齐,他为上将军,长驱直入,攻破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因功封于昌国(今山东淄博东南),号昌国君。燕惠王即位,中齐反间计,以骑劫为将,他出奔赵,受封于观津 (今河北武邑东南),号望诸君。后终于赵。 乐毅战国时燕将。中山国灵寿(今属河北)人。乐羊后代。贤而善兵。自魏使燕,被昭王任为亚卿,后拜上将军。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率赵、楚、韩、魏、燕五国兵伐齐,先后攻下七十多城,因功封于昌国(今山东淄博东南),号昌国君。燕惠王即位,中齐田单反间计,改用骑劫为将,他出奔赵国,封于观津,号望诸君。后死于赵国。 乐毅战国时著名军事家。魏将乐羊之后裔。好兵,赵人举之。后因赵国内乱入燕,为上将军,佩赵相国印,总赵、楚、韩、魏、燕五国之兵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他独率军攻入临淄,尽取齐宝物祭器运回燕,封于昌国(山东淄博市南),号昌国君。奉令平齐城之未降者。留齐五年,下七十余城,唯即墨、莒未服。燕惠王中田单反间计,以骑劫代乐毅。乐毅奔赵。齐以田单为将,打败燕军,收复全部失地。乐毅在赵被封于观津(河北武邑东南),号曰望诸君。后卒于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