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乌鲁木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乌鲁木齐

 

(清)褚廷璋


 额鲁公孙此建瓴①,天戈万里下风霆。
 山围蒲类分西谷②,云护沙陀拱北庭③。
 不断角声横月白, 无边草色入天青。
 释怀城上舒雄眺, 尽把耕畴换牧 ④。


 【题解】
 此诗追溯乌鲁木齐的历史沿革,从大处着笔,勾勒乌鲁木齐的全景图。
 【作者】
 褚廷璋,号筠心,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官至侍读学士。
 【注释】
 ①额鲁公孙:指额鲁特公族,清时西部蒙古各部的总称,元称“斡亦刺”,明称“瓦剌”,乾隆时全部统一于清。建瓴:原意为居高临下倾倒瓶中之水,形容势不可挡,语出《史记·高祖本纪》。②此句意指汉代蒲类国地治天山,西至榆谷。蒲类国,因蒲类海而得名。蒲类海为内陆湖,后唐时于此设蒲类县,清置镇西府,今新疆东部巴里坤县。③沙陀:我国古代部族名,西突厥的别部。北庭:本指汉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唐设北庭都护府,辖伊、西、北庭三州及境内诸军镇、守捉,其地后入回纥,继入吐蕃。④牧坰:牧场。

乌鲁木齐

清代城名。唐属庭州轮台地,后属北庭都护府。宋属西州回鹘。元、明为别失八里地。清初置乌鲁木齐同知,后改置迪化州,光绪年间置迪化县。民国设迪化市。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

乌鲁木齐

在新疆中部、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的东南边缘,海拔九百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为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为游牧民族的根据地。“乌鲁木齐”,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一说是突厥语“轮台”一词的音变)。西汉初,西域都护府派戊己校尉在此屯田。宣帝时,归“车师后王庭”统辖。唐属庭州。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在此建立城堡, 为乌鲁木齐出现市镇之始。初置乌鲁木齐厅, 三十一年改名迪化,并设立迪化直隶州。1884年 (光绪十年)新疆建省后以迪化直隶州城为省治,十二年又升为迪化府,自此成为新疆省会。1945年由迪化县析置迪化市。1954年仍改称“乌鲁木齐”。面积约四十余平方公里,有十三个民族,人口八十余万。有钢铁、煤炭、机械、水泥、化学、石油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为新兴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有新疆社会科学院、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多所。铁路有兰新铁路, 空中有航线与国内外联系, 公路有汽车通往区内各地, 交通十分便利。南郊的燕尔窝是著名风景区,有革命烈士陈潭秋、毛泽民的陵墓。南山牧区为消夏避暑胜地。其他名胜还有红山、天池、鉴湖(人民公园)等,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

丝路重镇。明代为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牧地,明末清初,厄鲁特准噶尔部游牧于此。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筑土城,名曰乌鲁木齐。二十五年(1760)设乌鲁木齐同知,二十八年(1763)又在老城北修新城,乌鲁木齐始易名迪化。三十七年(1772 ),于迪化城西筑巩宁城(今称老满城),参赞大臣于此公务。三十八年(1773),参赞大臣改都统,并设镇迪道,隶甘肃布政司,辖迪化直隶州。镇迪道、迪化直隶州均治巩宁城。光绪十二年(1886)迪化直隶州升格为迪化府,同年于迪化府下置迪化县。1945年置迪化市。1953年改称乌鲁木齐市。市境保存*乌拉泊古城、*文庙、阿拉沟木椁墓等古迹。

☚ 于赖城   昌吉 ☛
乌鲁木齐

256 乌鲁木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边缘。蒙语意为“优美的牧场”。二千年前各族人民就在这里生息放牧。汉朝设西域都护府,在此屯田。唐代设县屯田。1758年清在此筑城,后将此称迪化,1954年改乌鲁木齐市。著名的丝绸之路经过乌鲁木齐,有许多文物陈列在乌鲁木齐博物馆。乌鲁木齐的工业属重型结构,目前已形成以机械、石油、化工、纺织、冶金、建材、电力、煤炭、服装等部门为主的工业体系。市东北120公里的高山湖泊天池,位于白雪皑皑的博格达峰下,是避暑胜地和理想的天然冰场。市南天山牧场风光优美,林木葱茏,洞水潺湲,芳草如茵,颇具维吾尔族风情。

☚ 银川   中国民族编 ☛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Wulumuqi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我国西北地区新兴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中路北麓、乌鲁木齐河上游。兰新铁路和新修的通往苏联中亚的兰新铁路西段(原名北疆铁路)在此接轨。全市辖天山、沙依巴克、新市、水磨沟、头屯河、东山、南山矿区七个区和乌鲁木齐县。总面积11 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83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2平方公里。1988年底市区非农业人口100.53万人。城市人口由38个民族构成,其中汉族占75.6%,维吾尔族占10.9%,回族占9.7%,哈萨克占2.9%。“乌鲁木齐”是准噶尔蒙语,意为“优美的牧场”。唐代属庭州。明朝时厄鲁特蒙古族在此修筑了城堡。清乾隆23年(1758年)修筑土城,并置乌鲁木齐厅,后改迪化州。光绪年间置迪化县。1884年新疆建省,迪化州改置为迪化府,为新疆省会。1913年撤府存迪化县。1934年设迪化市。1953年改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煤、石灰石、石膏、食盐、芒硝、铁、锰、铜、石油等。乌鲁木齐处于我国特大煤田之一的准格尔煤田中部,煤炭储量近100亿吨,煤质优良,品种齐全,有焦煤、肥煤、气煤、弱粘性煤、长焰煤、无烟煤等煤种。右灰石储量1.04亿吨,石膏储量22亿吨,食盐储量2.5亿吨,芒硝储量1.1亿吨。除矿产外,其他资源还有:草场883.1万亩、森林145.25万亩,乔木林木92种、草原植物300余种、药材30余种;水能蕴藏量18.5万千瓦;地表水年径流总量9.29亿立方米。乌鲁木齐工业近年发展很快,1988年全市共有工业企业952个,工业总产值达36.1亿元。目前已形成了以煤炭、冶金、电力、化工、毛纺、棉纺、机械、电子、建材、造纸、缝纫、皮革、食品等为主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并有400多种产品达到国家、部、区优质水平。乌鲁木齐是全疆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集中地,著名的有5所综合性、专业性科学研究院和新疆大学等11所高校。乌鲁木齐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红山嘴、红庙子、鉴湖、文庙、巩宁城遗址、陕西大寺、乌拉泊古城、毛泽民烈士故居以及南山白杨沟冰川瀑布、甘沟菊花台等。

☚ 格尔木   喀什 ☛

乌鲁木齐

16世纪以来为厄鲁特蒙古部落游牧地。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在红山以南建城。在城东北至西北建筑兵屯六堡,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市群。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设乌鲁木齐同知,隶甘肃安西府。改称“迪化”,意为“启迪教化”。俗称“汉城”。又称“红庙儿”。光绪年间为“全疆一大都会”。1953年改为“乌鲁木齐市”。

乌鲁木齐

市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原称迪化,1953年称今名。位于天山中段北麓,兰新铁路终点,并有铁路通往哈萨克斯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