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乌申斯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乌申斯基

俄国教育家。1824年2月19日生于贵族家庭。10岁前在父亲的庄园中接受家庭教育。1840年进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1844年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1846年被聘为法律专科学校的代理教授。1848年因教学中的民主和进步思想被沙皇政府免职。1854~1855年在一所孤儿院任俄语教师和学监,积极改进该院的教育、教学工作。1857~1861年,发表了《论教育书籍的益处》、《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学校的三个要素》等论文,在教育界产生较大影响。1859~1862年,担任斯莫尔尼女子寄宿学校学监,改革该校的教学措施和生活制度,成为当时女子教育进步活动家。1860年起兼任《教育部公报》的编辑,研究当时教育上的重大问题。1862~1867年,在国外考察、研究外国教育情况,实际上等于流放。其间,编写了《祖国语言》及其教学指南,并完成了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前两卷,为第3卷收集了资料。1870年,患肺结核去世。

乌申斯基

乌申斯基Констин дмитрисвин Ушинскǔ,Wushensiji

俄国教育家。出生于土拉城一个官吏家庭,他在庄园里度过了童年,在文科中学受完中等教育,于184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846年通过硕士学位考试,被任命为雅罗斯拉夫法律专科学校代理教授。1849年因拒绝沙皇政府审查讲授提纲而被免职。此后,迫于生计而在内政部任职5年。18541859年担任加特契纳孤儿院的教师和学监,他积极致力于教育理论研究,发表了《论教育著作的好处》(1857)、《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1857)、《学校的三个要素》(1858)等论文。1859—1862年被任命为斯莫尔尼女子学院监督。他对学校教学制度和生活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俄语为主要学科,加强自然科学的教学,聘请富有朝气的教师和教学法专家到校任教,除了办七年制的普通教育外,还增办二年制的师范班,他还为低年级学生编写了《儿童世界》的俄语读本,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成功实施,使他成为女子教育方面出色的活动家。此间,他还受命编辑《教育部公报》,一改过去枯燥学究的编辑方针,把其办成深受欢迎的教育科学刊物。他的进步活动与教育理论为沙皇政府所不容,1862年夏天他被免除职务,并被长期派遣出国考察。乌申斯基在国外居住5年,研究了许多国家的教育,编写了《祖国语言》(1864)教科书及教学法指南,撰写了教育心理学著作《人是教育的对象》两卷集(1867;1869),并收集了第三卷的资料,由于积劳成疾,身患重病,于1867年回国,1870年病逝于敖德萨。乌申斯基是俄国教育学的奠基人。他指出,教育学理论应当是根据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哲学、历史和其他科学知识做出的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应当揭示教育的规律。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和自觉地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过程,在教育的各方面德育应占主要地位,他又十分强调德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他说,爱祖国是人的一种最强烈的情感。他也十分重视劳动教育,他把劳动教育看作使人获得正确发展的前提。民族性教育原则是乌申斯基教育体系的基础。他所理解的民族性是:
❶深信人民有强大的创造力量;
❷国民教育应反映本民族的精神、传统和特点;
❸实施民族语教育。但他把宗教和家长制也认为是民族性的内容,这是他教育思想中消极的一面。乌申斯基被称誉为“俄国教师的教师”,他强调教师来自人民,应该具有人民的优秀品质;教师不仅是某个学科的讲授者,而且应当是一个教育者;教师应当热爱自己的职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教师应当熟悉教育学和心理学,具有教育技能和技巧。他还论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量力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彻底性和巩固性原则。乌申斯基教育理论对俄国及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影响极大。1946年起苏联曾广泛开展纪念活动,设立了乌申斯基奖学金和乌申斯基奖章,来奖励做出优异成绩的教师。

☚ 近代俄国的教育   近代日本的教育 ☛
乌申斯基

乌申斯基1823—1870WushensijiКонстантин дмитриевичушинский

俄国教育家。出生于税务职员家庭。早年就读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曾任孤儿院教师和贵族女子学院学监。后到国外钻研各国教育并专心从事教育著述。主张把民族性原则作为教育理论的基础,反对搬用德国赫尔巴特所倡导的形式主义教学方法,强调要建立独创的俄罗斯教育学体系,提出教育要建立在儿童年龄特征基础之上的原则。重视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游戏发展了儿童的想象,游戏是认识社会生活的有力教育手段,游戏的性质和内容受社会环境和儿童年龄制约。高度评价幼儿教师的工作,并对“园丁”的品格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非常重视民族语言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主要著作有《人是教育的对象》、《祖国语言》、《儿童世界》、《劳动的心理和教育意义》等。

☚ 拉伊   克鲁普斯卡娅 ☛

乌申斯基

乌申斯基1823—1870Wushensiji, К. ущинский,

俄国教育家,著名俄语教科书和儿童读物的作者。在生理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面也多有建树,是19世纪60年代俄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840年进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4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1846年到一所政法专科学校担任代理教授。1848年西欧革命运动遭到镇压,激起了乌申斯基强烈的不满和反抗。1849年他因拒绝课前送审教案而触怒校方,离开了学校。1864年, 乌申斯基到一所孤儿院当俄语教师,不久又担任孤儿院的监督。1860年改任斯莫尔尼女子学校的监督, 并对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他的改革措施激起了当局的不满,1862年沙俄政府以派遣出国考察为名,解除了乌申斯基在斯莫尔尼女校的领导职务。乌申斯基自1857年开始写了一系列著作,如《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学校三要素》(1857~1858)、《儿童世界》(1861) 等。他的名著是《人是教育的对象》。

☚ 科尔伯格   巴甫洛夫 ☛
乌申斯基

乌申斯基1824—1870Wushensiji

俄国19世纪最负盛名的古典教育家。1844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历任捷米多夫法律专科学校代理教授、孤儿院教师和学监、斯莫尔尼女子学院学监、《国民教育部杂志》编辑。乌申斯基是俄国国民学校和教育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民族性是其教育体系的基础。所谓民族性是指:
❶深信人民有强大的创造力量;
❷国民教育应该还给人民,使新生一代都能受到义务教育;
❸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❹实施民族语教育。他对教育教学各个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和自觉地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过程。“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劳动是使人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他认为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要根据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来建立教学过程。论述了教学的直观性、量力性、连贯性和巩固性原则。他还非常重视师资的培养,认为教师具有的教育力量是任何教材所不能代替的。主张教师须为人师表,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主张师范学校应附设“实习学校”。他的主要著作《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试作)》(1869),是俄国教育心理学的经典著作。他编写的教科书《祖国语言》(1864)、《儿童世界》(1861)等使用了将近50年之久。他的教育理论对俄国的学校和教育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 福禄贝尔   福泽渝吉 ☛

乌申斯基1823—1870КонстантинДмитриевичУшинский

俄国教育家。曾任孤儿院教师和斯莫尔尼贵族女子学院学监。强调教育的民族性原则,主张创立俄罗斯教育学。强调“祖国语言”在教育中的作用。被称为俄罗斯国民学校和教育科学的奠基人。著有《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和《祖国语言》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