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乌头中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乌头中毒

乌头是乌头植物块根中的一类生物碱,具有祛寒、镇痛、麻醉等作用。乌头生物碱毒性强,作用快。进入体内后主要作用于神经和心脏系统,使皮肤和粘膜的感受神经末梢麻痹,知觉丧失,心律失常,呼吸抑制,最后可发生心搏骤停及呼吸衰竭而死亡。乌头中毒最主要症状为全身发麻(尤以指端和口唇最为明显),快者30分钟内,慢者4~6小时之内死亡。纯乌头碱一般认为0.2毫克以上就可以引起中毒,口服2~3毫克,肌肉注射0.2~0.3毫克即可发生死亡。

乌头中毒rhizoma aconiti poisoning

乌头药用过量或误食引起先兴奋后麻痹,以颜面和四肢肌肉痉挛为特征的中毒病证。多因用药过量,未经炮制,或采食其茎叶致病。马多见。证见多急性发作,初口干舌燥,虚嚼磨牙,流涎吐沫,腹痛泻痢,起卧不安,频频排尿,呼吸促迫。口色发黄;脉象数代。继则瞳孔散大,听觉和视觉丧失,颜面抽搐,四肢痉挛,皮肤肌肉过敏,感觉疼痛,后躯板硬,肌肉强直,步态蹒跚,二便失禁,卧地难起,麻痹瘫痪,昏迷衰弱。口色紫绀;脉微欲绝。慢性中毒,则神差食减,四肢水肿。口色淡白,消瘦虚弱。牛、山羊尚见瘤胃臌气,嘶叫磨牙。猪时有呕吐。治宜急救解毒。药用钩藤、天麻、防风、生姜、甘草、绿豆、金银花、黄连等。针鹘脉、耳尖、蹄头、尾尖穴。并结合应用阿托品、士的宁及强心输液等疗法。

乌头中毒

乌头中毒

乌头(Aconitum chinense Paxton)属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品种很多。常见的有川乌、草乌、雪上一支蒿(Aconitum brachypodium Diels)、落地金钱 (搜山虎)等。块根药用,主根称乌头,侧根称附子,不生侧根的主根称天雄。历代本草均称本药为“大辛、大热、大毒”之品。民间用于治疗神经痛、风湿痛及劳伤等。多因服用本品浸泡的药酒过量或未经炮制的中药而引起中毒。也有用水或酒直接吞服生药而致中毒。有些山区将雪上一支蒿在粗瓷碗底磨酒内服,有研磨过度而致中毒。还有将乌头错当其他中药或混入其他药物而致中毒。有将乌头用于自杀或他杀的案例。乌头碱的致死量为4~5mg,干乌头根为1~2g。
本品含乌头碱,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对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末梢有局部麻醉作用,使知觉丧失,患者感唇、舌、四肢和全身发麻,继而麻木,痛觉减弱或消失。恶心、呕吐、腹泻等则是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的表现。乌头碱对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也可能直接抑制呼吸中枢甚至引起呼吸衰竭。对心脏的作用,由于兴奋迷走神经抑制窦房结引起心率缓慢或心律失常; 也可直接作用于心肌,增高应激性引起异位节律。重症患者甚至引起心室纤颤而致突然死亡。
尸体检查 见心腔内血液不凝固,各脏器郁血,粘膜及浆膜面点状出血。化验检材以新鲜尸体的胃内容物及剩余中草药最好,其次为血、尿等。检材应迅速加入纯酒精以防乌头碱分解。由于乌头碱易因尸体腐败及碱性作用而分解,常不能检出。因此,应详细了解死者生前服药情况和中毒症状,联系全面案情来加以分析判断,不能因化验结果阴性就轻易做出不是乌头中毒的结论。
毒物鉴定 分离方法: 一般按乙醇提取法或减压连续提取法提取,然后从碱性水溶液中用有机溶剂提取。
筛选试验: 残渣与钒硫酸试剂呈淡棕色→橙色,与硝硫酸试剂呈紫色,与碘化铋钾试剂生黄色沉淀。
颜色反应: 残渣加浓硫酸仅呈不显著的紫色反应,若再加少许间苯二酚同时加热,则呈红紫色。
结晶反应: 残渣溶于稀硫酸加高锰酸钾溶液,可形成由许多红紫色棱形体组成的特殊晶状簇。
舌尖麻木试验或蛙心暴露试验。
薄层色谱法: 同钩吻等生物碱的薄层色谱法(见“钩吻中毒”等)。
紫外吸收光谱法:溶液为0.1N H2SO4时,λmax为234nm,E285;溶液为乙醇:水(1:1)时,λmax为228nm, E180。

☚ 钩吻中毒   夹竹桃中毒 ☛

乌头中毒wū tóu zhòng dú

poisoningby Sichuan aconite roo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