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乌力格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蒙古族曲艺曲种。乌力格尔为蒙古语的音译,即蒙语说书。相传起于宋元时,盛行于清末。有只说不唱、只唱不说、有说有唱三种形式。一人说唱,以四胡伴奏。说白讲究音调和节奏,唱词一般为蒙语三至五字为一句,四句一节,每句押韵。书目有《格斯尔传》、《江格尔传》等;也有据汉族古典小说改编的书目,如《三国》、《水浒》等。 ☚ 好力宝 赞哈 ☛ 乌力格尔蒙古语音译,“故事”之意。是蒙古族民间一种说唱艺术。以蒙古族英雄史诗为内容,以“朝尔” (马头琴) 为伴奏乐器的说书,称“朝尔沁”派;以汉族古典文学为内容,以“胡尔”(四胡)为伴奏乐器的说书,称 “胡尔沁” 派。“乌力格尔”蒙语说书的演唱曲调,已经发展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板腔体音乐,它有固定的说唱音乐程式。 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蒙古族蒙语中,“乌力格尔”系指故事。说唱乌力格尔有四种形式(1)“潮仁乌力格尔”是在潮尔琴伴奏下说唱史实“蟒古斯”的故事,这类艺人称为潮尔奇。(2)“胡仁乌力格尔”是指用四胡伴奏说唱的长篇故事,说唱艺人被称为胡尔奇。(3)“雅布干乌力格尔”是把汉族的古典小说如《隋唐演义》、《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译成蒙文后,在四胡的伴奏下演唱,这类艺人称为图和奇(即叙述历史者)。乌力格尔的曲调常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而相应变换,极为丰富,其中一些表现英雄人物或叙述战斗过程的音乐有相对固定的曲调,它的唱词为长短句,一般三至五字为一句,四句一节,句句押韵。演唱形式为一人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一般为中音四胡,以唱为主的形式,有时也用马头琴。只说不唱的说白有一定的音调和节奏。传统书目有:《江格尔》、《格斯尔》、《蟒古斯》等。
☚ 好来宝 盘索里 ☛ 乌力格尔蒙古族曲种。即蒙语说书。相传源于宋元时期。起初只是唱民间故事和英雄史诗,到清末民初进入兴盛期。它的演唱形式简单,曲调变换灵活 ,说唱者的伴奏乐器主要是马头琴或四弦琴。每当演唱时,不做准备,不受场合限制,唱什么曲调,根据听众的情绪变换。乌力格尔有不少优秀曲目,如 《格萨尔》 、《忽必烈》 、《圣主成吉思汗》 、《鲁西》 、《嗄达梅林》 等。还有不少曲目是改编汉族的古典小说,如 《三国》 、《水浒》 、《西游记》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