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义渠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义渠戎

戎人的一支。周时分布于岐山、梁山、泾水、漆水以北的今甘肃省庆阳、泾川一带。从事游牧。春秋时势力渐强, 开始定居宁(今甘肃宁县)、原(今宁夏固原)、庆(今甘肃庆阳)及鄂尔多斯高原等地。其首领自称王, 并筑城数十,耕牧为生, 施行火葬。战国时与秦国尝有争战, 兵败则臣服于秦。秦昭王(前306—前251)时,义渠与秦关系密切。周赧王四十三年(前272),义渠王遭秦昭王母宣太后诱杀于甘泉宫。两年后为秦所并, 秦在其地置陇西、北地、上郡三郡。遗民多与当地秦人融合。其中有以族名为姓者, 如汉昭帝时的义渠安国。

义渠戎

义渠戎

古戎人的一支。其名首见于《竹书纪年》: “武乙三十年,周师伐义渠,乃获其君以归。”周时分布于岐山、梁山、泾水、漆水以北的今甘肃庆阳、泾川一带。春秋时势力渐强,筑城数十,建国称王。耕牧为生,有火葬习俗。战国时,东向发展到西河、上郡,与魏界边,后遭秦蚕食。秦惠王时,拔义渠二十五城。昭王立,义渠王朝秦,与昭王母宣太后私通,生二子。周赧王四十三年(前272),义渠王被宣太后诱杀于甘泉宫,其地为秦所并,置陇西、北地、上郡三郡。其民渐融合于秦人。西汉时尚有以义渠族名为姓者。

☚ 西戎   乌氏戎 ☛
义渠戎

义渠戎

古族名。西戎之一。分布于今甘肃庆阳、泾川一带。《史记正义》引《地理志》:“北地郡义渠道,秦县也。”引《括地志》:“宁、原、庆三州,秦北地郡,战国及春秋时为义渠戎国之地。周先公刘、不窑居之,古西戎也。”义渠戎春秋时,势力强大,自称为王,有城郭。春秋战国之际,为诸戎中最强大的集团之一。地近秦国与秦时和时战。公元前335年(孝惠文王三年)义渠在洛河战败秦军。公元前331年秦趁义渠戎发生内乱,派庶长操“将兵定之。”公元前327年在义渠设县, 以义渠君为臣。公元前314年秦再伐义渠,得徒泾二十五城。秦昭襄王时,宣太后与义渠王私通,趁其不备,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接着发兵向义渠戎进攻,公元前272年 (秦昭襄王二十五年) 灭义渠戎。义渠戎的遗民有以义渠为姓的,如汉昭帝时的义渠安国。

☚ 大荔戎   骊戎 ☛
义渠戎

义渠戎

戎人的一支。周时分布于岐山、梁山、泾水、漆水以北的今甘肃省庆阳、泾川一带。从事游牧。春秋时期逐渐强大,其首领称王,建有城郭数十座, 与秦接境。战国时与秦多次发生战争, 公元前327年义渠戎被打败,义渠戎王少梁称臣于秦,秦惠文王赐其名曰夏阳。更元十年(前315年)秦攻取了义渠25城。前272年,义渠王被秦昭王母宣太后诱杀于甘泉宫,并起兵灭义渠。义渠所据有的今甘肃平凉、庆阳等地,为秦所占有。秦又乘势南下取得黄河以东广大地区,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遗民多与当地秦人融合。

☚ 西戎   西羌 ☛

义渠戎

古族名。戎人之一支。《史记索隐》引韦昭云:“义渠本西戎国”。《风俗通义》:“义渠,狄国”;也有称其为白狄种者;一说为羌种。《竹书纪年》:“武乙三十年,周师伐义渠。”春秋时居住于今山西、陕西交界汉西河郡徒经(泾)25城,与秦、韩、赵、魏为邻。时与大荔之戎为最强,自称王,建义渠国,为西戎八国之一。与秦尝有战争。秦惠文王十年(前328),臣服于秦,十一年,于其地设县;更元十年(前315),秦取其25城,其族西迁。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宣太后杀其王于甘泉宫,并其部,设置北地郡,治所在义渠县(今甘肃庆阳县西南)。后部众又西迁,进入河西走廊。汉昭帝元凤二年(前79),汉属国千长义渠王骑士射杀匈奴犁汗王。以牧为主,兼营农业,有城郭。饮食等与匈奴略同。实行火葬,“而忧其不焚”。西汉以后,渐融合于汉、匈奴等民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