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义得言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义得言丧 义得言丧古代诗学概念。语见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千里之缪,不容秋毫。非有的然之姿,可使户晓;必俟知者,然后鼓行于时。”强调为诗之道,精妙而难以言传,非人人都可把握,须知者方能发扬之。其精妙处,在于“义得而言丧”,“境生于象外”。义得言丧,即能使读者沉潜涵泳于诗的意旨、情味之中,而似乎将其语言文辞浑然忘却。其意与皎然所谓“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诣道之极也”(《诗式》卷一“重意诗例”)相近,含有以平淡而不加雕饰的语言传达深远情味之意。《庄子·外物》已有“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之语。三国魏玄学家王弼以《庄子》此说阐释《周易》之卦爻辞、卦象、卦意之间的关系,认为必须通过言(卦爻辞)、象方能了解卦中所孕之意。但言、象仅是“得意”之工具,“得意”才是目的,故又须“忘言”“忘象”,即不可拘执于言象,不“忘言”便不能真正“得意”。玄学对后世士人思想影响甚为深刻,其中有的概念、命题也为文学艺术理论所借用而有了美学意义。刘禹锡以义得言丧论诗,亦其一例。 ☚ 疾虚妄 隔与不隔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