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2 安定2安(安乂;安止;安奠;安辑;安戢;宁安;晏安) 定(宁定;泰定;翕定) 乂(乂安) 帖(帖泰;妥帖) 集 固 澄(澄定) 妥(妥怗;妥绥) 宴 俞(~然) 疑帖 惮惮 怗息 宁晏 晏然 晏如 宁靖 宁静 谧宁 镇宁 清荡 按堵(城中~) 安定与动乱:治乱 政局安定,没有战乱:和平 咸平 安宁和平:安和 缉宁 昌盛安和:阜熙 安居,安定有序:案堵 恢复安定:安复 平静安定:谧安 和平 平稳安定:稳定 稳当 妥安 平安稳定:稳平 平稳 安稳 平妥贴贴 消停 贴席 十分安定稳当:稳稳安安 安安稳稳 安安稳稳地:安然 安定如常,跟以往一样:安堵如故 安堵如常 案堵如故 按堵如故 和谐安定:和会 和睦安定:集定 集安 清静安定:澄宁 清平安定:清定 静晏 吉祥安定:祯泰 悠闲安定:闲泰 生活舒适安定:枕稳衾温 富足安定:丰凝 富裕安定:宽安 太平安定:和治(天下~) 太宁 泰治泰宁 大致安定:粗定 牜角 定 繁荣安定:荣泰 兴隆安定:熙平 兴盛安定:隆泰 长期安定:久固 国家长期安定、巩固:久安 社会秩序长期安定太平:长治久安 长策久安 久安长治 安定的样子:宴然 俞然 阘然(昌乐~) (平定正常;稳定:安定)
另见:心安 居住 生活 动荡2 不安定 ☚ 安定2 社会安定 ☛ 久安长治国家长期太平,人民生活安宁。旧指以兵屯田,无事则耕,有事则战,兵得所养,民力不劳国策的正确。也作“长治久安”。汉代班固《汉书·贾谊传》: “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清代汪琬《兵论》: “而其道遂出于万全,此汉、宋之所以久安长治与?” 久安长治jiǔ ān cháng zhì【解义】国家长期安宁。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含褒义。 【例句】我们祝愿祖国~。 【近义】国泰民安 久安长治《辞源》源云:《汉书·四八·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清·汪琬《尧峰文钞·八·兵论》:“而其道遂岀于万全,此汉宋之所以久安长治与?” 按,此语之源,诸本亦未有新见。只此语成型,河南版《汉语成语大词典》新见云: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九:“前世人主,有民之休咎藐不闻者,岂是久安长治之道?” 又按,此语之源当是:《韩非子·安危》:“故社稷长立,国家久安。”《史记·李斯列传》:“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久治安。”此语当出:《宋史·列传一百八十二·吴泳》:“攘除奸凶,殄天寇贼,虽以是建久安长治之策可也。” 久安长治jiǔ ān cháng zhì国家长期稳固安宁。《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清·汪琬《尧峰文钞·兵论》:“而其道遂出于万全,此汉宋之所以久安长治与?” 久安长治jiǔ ān cháng zhì见“长治久安”。 3B3S【久安长治】jiǔ ān cháng zhì指国家的长期安宁和巩固。 久安长治jiǔān-chángzhì见“长治久安”。清·汪琬《尧峰文钞·兵论》:“而其道遂出于万全,此汉宋之所以~与?” 久安长治jiǔ ān cháng zhì安:安定,太平。治:社会治理有序,与“乱”相对。即使国家长期安定巩固。《汉书·贾谊》:“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也作“长治久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