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举措失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举措

举措

举厝 举错
行动措施完全得当:举措必当 举措得当举措适当 举措适宜 举错必当 举错得当 举措有适
行动措施不恰当:举措不当 举措乖方
行动或措施有误、不恰当:举错失当 举措失当
 见识狭隘,举措失当:举一废百
(举动,措施:举措)

另见:措施 举动 方法

☚ 各种举动   活动2 ☛

举措失当

措施不得当。军事上常用来形容军事行动不得当,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举措:举动,措施。失当:不恰当。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敌军调动忙乱,举措失当,两军优劣之势,也就不同以前了。”

举措失当jǔ cuò shī dàng

make an ill-advised move; make false moves
❍ 敌军调动忙乱,~,两军优劣之势,也就不同于前了。(《毛泽东选集》199) When the enemy begins to manoeuvre his troops in a disorderly way and to make false moves,the relative strengths of the two opposing armies will naturally no longer be the same as before.

举措失当jǔ cuò shī dànɡ

举措:举动。指措施或举动不得当。make an ill-advised move, cut in an unseemly manner, act at haphazard

举措失当jǔ cuò shī dàng

【解义】举措:举动,措施。失当:不恰当。举动、措施不得当。
【例句】由于他在外事活动中~,因此被调离外事部门。
【近义】适得其反
【反义】恰如其分

举措失当jǔ cuò shī dàng

举动不恰当。或措施不适当。“措”同错。《管子·禁藏》:“行法不道,众民不能顺;举错不当,众民不能成。”

举措失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大帝国。他把全国的度量衡、文字、货币、法律制度都统一起来,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为巩固秦王朝的统治,秦始皇多次巡视全国,祭祀名川大山,宣扬威德。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登上泰山,举行了最隆重的祭天地的典礼——封禅大典。而后又南巡登上山东的琅琊山。他在那里逗留了三个多月,下令修筑了琅琊台,在台上树碑刻文作《琅琊台刻石》。碑文歌颂了秦王朝的重大政策以及秦始皇的功绩。碑文中赞颂秦始皇:“忧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伯分职,诸治终易。举措必当,莫不亘一。皇帝之明,临察四方。”
秦始皇曾下令迁徙3万百姓到琅琊,免征他们12年赋税。碑文里说秦始皇关心体贴百姓,朝夕勤于朝政,从不懈怠。制订了符合大众要求的法律。地方官吏们职责分明,都能分工合作。各种事务、治理措施都安排得很得当,无不整齐划一,按规定的制度办事。皇帝的英明就在于他经常亲自到各地视察、了解情况,判断正确。
后人则从“举措必当”演变出成语“举措失当”,用以形容举动、措施都不适当。

举措失当jǔ cuò shī dànɡ

举动和措施不得当。

举措失当jǔ cuò shī dàng

【解义】 举措:举动,措施。失当:不恰当。举动、措施不得当。
【例句】 由于他在外事活动中~,因此被调离外事部门。
【近义】 适得其反
【反义】 恰如其分

举措失当ju cuo shi dang

措:措置,安排。举动、安排不恰当。
【注意】当,不读dang。

4T32【举措失当】jǔ cuò shī dàng

行动措施不得当。举措:举动,措置。

举措失当jǔcuò-shīdàng

〔主谓〕 办事使用的方法很不恰当。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敌军调动忙乱,~,两军优劣之势,也就不同于前了。”
△ 常用于表示人处事做法失当。
【近义】揠苗助长 引足救经
〖反义〗处实效功应付裕如。
也作“举措不当”。

举措失当jǔ cuò shī dàng

举措:举动,措置。失当:不恰当。指措施不恰当。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