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主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主体zhǔtǐ

❶事物的主要部分
 △ ~工程。
❷哲学上指对所处环境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

主体zhǔtǐ

❶ 〈名〉事物的主要部分:建筑主体│主体工程。
❷ 〈名〉哲学术语,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主体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
【反义】客体。
❸ 〈名〉法律术语,指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
【反义】客体。

主体

(反)客体

主体zhǔ tǐ

❶ 法律上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1902年王鸿年《宪法法理要义》上卷:“人者则为自主自存目的之主体。盖有我之观念,则我之为我,自有独立生存之意思,基之意思而为法所认定,则为人格。故人格者存于法律保护之下,离法则人格即无自而存。但法律中不独以自然人为人格,即非肉体之物,凡可为自主自存目的之主体者,皆认其为人格,譬如会社、团体等。”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政》:“统治之主体,谓之统治者;统治之客体,谓之人民。”
❷ 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1906年朱执信《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主体者,革命运动之力所从出;客体者,其力之所加也。”

主体←→从属zhǔ tǐ ← → cóng shǔ

主体:事物的主要部分。
从属:附属;依从。
【例】 这个抗战的性质,在极困难的时候,将成为以游击战争为主体,来坚持华北抗战。(周恩来:《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 协和医院是福建医学院的从属机构。


客体←→主体kè tǐ ← → zhǔ tǐ

客体:哲学上指被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客观事物。
主体: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例】 黑格尔用异化说明主体和客体(包括劳动者和产品)的分裂、对立,说明所谓“绝对理念”的“外化”为自然。(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

主体

主体

有关人与其他事物关系的概念。马克思说:“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8页)人作为主体是相对于客体来说的,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主体就是人,客体就是作为人的活动对象的事物。主体和客体不只是一个称谓问题,它反映着人和事物的一种特定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人和事物所具有的不同地位和性质。主体的另一种涵义是指“实存”、“基础”、“载体”、“承担者”的意思。在这一意义上,它是与“属性”、“依随者”相对而言的,具有与“实体”、“本体”相同的意义。

☚ 要素   对象化 ☛
主要部分

主要部分

主(~力;~脑;~导;主体;主干;~从) 元(元本) 体骨 正体 根体 重心 中心 大端 大处(~着眼) 核心 大头 菑畬基本 根本 鸿纲
物体的主要部分:
中心部分:核(核心) 枢(中枢) 心脏
贯串事物的中心:轴(轴心)
枢要中心:枢中
关键,中心:枢括
事物的根本和要害:根节
重要的部分:要(要点;~害;要端;提~) 干(~线;基干;主干;骨干) 中坚 大纲 鸿纲 重点 要害 机衡 管钥 襟冕 诀窍
中心,重点:基点
重要或中心的部分:枢(中枢;要枢) 心腹(~之患) 骨髓 轴心
考虑问题的基点:出发点

☚ 一部分   精华 ☛

主次

主次

轻重 主客
事物的主次和始末:本末源流
主要的与次要的:本末 颠末
主要的:主(~从;~力;~要;~导;~体;~干) 君(~药;~臣佐使) 本(~部;~科) 要
最主要的:首要
次要的:从(~犯) 次(~犯;其~)
从属,次要:

☚ 主次   主次颠倒 ☛

主体

又称“主池”。水压式沼气池构成部分。由发酵间和贮气间组成。参见“发酵间”、“贮气间”。

主体

在民法、经济法中,指享受权利与承担义务的法人或公民,享受权利的法人和公民称权利主体,承担义务的法人和公民称义务主体,能够有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叫主体资格,主体资格是国家用法律规定的。

主体

主体

人与其他事物关系中的概念。人把人以外的一切存在物连同人自身,变成人的改造对象和认识对象,表明人是世界的主宰者,是自己生活和历史的“造物主”。马克思说:“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8页)人作为主体是相对于客体来说的,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主体就是指人,客体就是指作为人的活动对象的事物。主体和客体不只是一个称谓问题,它反映着人和事物的一种特定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的人和事物所具有的不同地位和性质。人类作为“我”而存在,才同他所改造和认识的对象发生一种特定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作为主体,意味着在人与事物的关系中人是主动的和主导的方面,是人主宰物,而非物主宰人。事物作为客体,表明它是人活动的对象,在对人的关系中处于被认识和被改造的地位,而非主宰和统治的地位。人的活动包括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从事活动的主体,一是活动的对象即客体。这两方面的关系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就构成了人的活动的世界的基本内容。把人当作主体来看待,表明人是人自己活动的主宰者。在人之外和人之上既没有什么超人的救世主、也没有什么在冥冥之中操纵人命运的神秘力量。
主体的另一种涵义是指“实存”、“基础”、“载体”、“承担者”的意思。在这一意义上,它是与“属性”、“依随者”相对而言的,具有与“实体”、“本体”相同的意义。马克思在论述霍布斯的哲学观点时指出,“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4页)这里讲的主体就是实体、基础的意思。主体也经常在“主导者”、“决定者”、“当事者”、“依附的中心”的意义上被使用。在这一意义上,突出的是它与其他事物的主从关系、派生关系。主体概念反映的对象可以是各种不同的事物,一般主要是指实体。

☚ 外部联系   主体形态 ☛

主体

subject


主体

subject

主体

❶subject
❷main body;main-part;principal part
在国际法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一个国际法~,是解放前旧中国的延续。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ternational law,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s a subject of the laws of nations,is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old China before its founding in 1949./国际法~ subject of international law/建立以企业为~,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develop a system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which enterprises are the main actors and which is guided by the market/以贫农为~的农会peasant association with the poor peasants as its main body/以青年为~的突击队shock force composed mainly of young people/私法~ subject of private law/权利~subject of right/~工程principal part of a project/~经济mainstay of the economy /~和客体subject and object;the perceiver and the world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