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丹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丹砂 丹砂即硃砂。大者成块,小者呈六角形结晶,色鲜红,可用来作炼汞原料。亦可入药和作颜料。道士常用它来炼丹。这里用来形容石榴红色的籽粒。 ☚ 酲 榧柰 ☛ 丹砂dān shā❶形容红色:那一边乃是一颗西府海裳,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十七—十八·368)(尤三姐)两个坠子却似打秋千一般,灯光之下,越显得柳眉笼翠雾,檀口点~。(六五·1581)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道教部 > 外丹服餌 > 丹砂 丹砂 dānshā 亦稱“丹朱”、“朱砂”、“硃砂”、“硃沙”。礦石名,即硫化汞。朱紅色,故名。道教煉丹家以之煉成丹藥。晉·葛洪《抱朴子·金丹》:“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丹砂,其去凡草木遠矣,故能令人長生。”晉·張華《博物志》卷七:“燒鉛錫成胡粉,猶類也;燒丹朱成水銀,則不類。”《南史·陶弘景傳》:“弘景既得神符秘訣,以爲神丹可成,而苦無藥物。帝給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唐·白居易《自詠》詩:“朱砂賤如土,不解燒爲丹。”《宋史·薛居正傳》:“因服丹砂遇毒……吐氣如煙燄,輿歸私第卒。”元·佚名《硃砂擔》第二折:“苦奔波,枉生受,有誰人肯搭救。單只被幾顆硃砂送了我頭。”清·沈初《西清筆記·纪文獻》:“上命蹤跡得之,遂令祈雨,果驗。上欲賞之,李言世外人無所須,乃賜硃沙一盒。”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石部 > 藥石 > 丹砂 丹砂 dānshā 亦作“丹沙”。礦物質砂石。研之鮮紅如丹,故稱。可作畫、入藥,道家以煉丹。生山谷石崖,穴地採之。大小不一,種類上百,細名繁多。其名依產地、形貌、色澤而定,影響大流布廣者有:“巴砂、越砂、辰砂、宜砂、溪砂、土坑砂、舊坑砂、新坑砂、土砂、石砂、雲母砂、馬齒砂、豆砂、末砂、塊砂、光明砂、無重砂、梅柏砂、白庭砂、神座砂、金座砂、玉座砂、白金砂、澄水砂、陰成砂、辰錦砂、芙蓉砂、鏡面砂、箭鏃砂、曹末砂、金星砂、平面砂、神末砂、顆塊、鹿簌、肺砂、紫靈砂等。《管子·地數》:“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晉·葛洪《抱朴子·金丹》:“凡草木燒之即燼,而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一本作“沙”。參閲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三·丹砂》。 丹砂dān shā旧时颜料业谓硍珠。《切口·颜料业》:“丹砂: 硍珠也。” 丹砂dān shā〖名词〗 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吡 苄 剂(试~;杀虫~) ☚ 元素 自然的 ☛ 丹砂药名。朱砂的别名。《抱朴子内篇·金丹》: “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详朱砂条。 丹砂较常用中药,天然三方晶系辰砂的矿石。又称朱砂、辰砂、丹粟、赤丹、汞砂。晶体呈厚板状或菱面体,在自然界中单体少见,多呈粒状、致密块状出现,也有呈粉末状被膜者。颜色为朱红色至黑红色,条痕为红色,金刚光泽,半透明。性微寒,味甘,有毒,具有安神、定惊、明目、解毒等功效。四川为主产区之一。挖出矿石后,选洗并除尽含铁杂质。商品按性状分为豆瓣砂、珠宝砂、镜面砂。色鲜红,有光泽,体重,质脆,无杂质者佳。主要药用成分为硫化汞。人工合成丹砂又称平口砂、灵砂。 丹砂 丹砂炼丹之砂。即朱砂。《云笈七签》卷六十四《金华玉女说丹经》:“金之精生灵液,灵液之精生水银,水银之精生丹砂。”道教用以烧炼外丹,服食以期长生。内丹术中借指先天虚灵之气。 ☚ 三关 玄牝 ☛ 丹砂dān shā《本草纲目》石部第9卷丹砂(190)。药名。 丹砂dānshā朱砂之别名。详该条。 丹砂❶指朱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