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临川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临川集

临川集

诗文别集。北宋王安石作。安石封荆国公,临川(今属江西)人,故名。其集一百卷,北宋末薛昂编。南宋时龙舒、杭州、临川均有刻本行世。明嘉靖中有何氏翻宋本, 《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注本有南宋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五十卷,有清乾隆间张宗松清绮斋校刻本;有清沈钦韩《王荆公文集笺注》八卷、《王荆公诗集李壁注勘误补正》四卷,民国十六年吴兴刘承幹《嘉业堂丛书》本。另有近人罗振玉辑《临川集拾遗》一卷排印本。

☚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广陵集 ☛

临川集

别集。一百卷。北宋王安石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历官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等。神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制定并推行新法。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复拜相,熙宁九年(1076)辞去相位,退居江宁。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临川集》诗三十八卷,文六十二卷。王安石诗有一千五百余首,其中很多诗具有充实的政治内容。王安石以诗批判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和人生志趣,如《感事》、《河北民》、《收盐》、《发廪》、《省兵》等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许多重大尖锐的社会问题,充满伤时悯俗的情思,表现出改革弊政的理想。在《王章》、《即事六首》之二等诗中,他回击那些反对变法的人对新法的攻击,表现了实行改革的坚定意志。还有一些诗如《日出堂上饮》、《同昌叔赋雁奴》、《雁》、《秃山》等寓政论于故事寓言之中,是以另一种巧妙的形式针砭时俗。王安石还以诗抒发爱国情感,《阴山画虎图》、《白沟行》等对北宋统治者在边防问题上的麻痹苟安深感不满,对国家前途充满了忧虑。王安石另有不少咏史怀古的诗篇,如著名的《明妃曲二首》,刻划细致,感情真挚,一扫历代诗人的传统见解,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触。其他如《商鞅》、《范增》、《贾生》等诗,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抒发自己的政治见解,寓意深刻。王安石还有大量写景诗,多产生于晚年罢相退居以后,《书湖阴先生壁》、《江山》、《泊船瓜州》等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名作。

王安石的散文以论说文为主,大都与现实政治有密切关系。其中有直接向皇帝陈述政见的奏议,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等对北宋政治情况作了深刻分析,竭力主张改易更革。还有针砭现实的杂文,如《原过》、《兴贤》、《闵习》等,又有不少史论,如《子贡》、《伯夷》、《读孟尝君传》等,根据对历史的分析,提出许多超越前人的见解。论说文包括他的书序、信札,《周礼义序》、《诗义序》是在学术见解中体现出反传统的政治态度,《答司马谏议书》内容直接与变法相关,表现了他坚持原则、毫不妥协退让的态度。这些文章具有很强的概括力与逻辑性,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简洁,其中不少作品被后人当作政论文的典范。王安石也有不少记叙文,记人物的《伤仲永》和记山水的《游褒禅山记》是名作。朱自清称誉说:“王是政治家,所作以精悍胜人。”(《经典常谈·文第十三》)这指出了王安石散文的基本特征。

王安石诗文始编于北宋末薛昂,已佚。现有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及嘉靖三十九年刻本《临川先生文集》一百卷,源于南宋绍兴年间詹大和刻本,1959年中华书局以之为底本,整理出版《临川先生文集》,是目前较完善的王安石全集。王安石诗文注本有宋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五十卷,有清乾隆间张宗松刻本。另有清嘉庆间沈钦韩《王荆公诗集李壁注勘误补正》四卷和《王荆公文集注》八卷,中华书局合并两者为《王荆公诗文沈氏注》。

临川集

临川集

别集名。北宋王安石(临川人)撰。《宋史·艺文志》载《王安石集》100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同,而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则作130卷。今之传本100卷,为《四库全书》所收宋绍兴十年桐庐詹大和校定、豫章黄次山序本之影印或翻刻本。次山序谓此集原有闽、浙二本,《四库提要》据此认为“殆刊版不一,著录者各据所见,故卷数互异。”《提要》又据《西清诗话》等宋人笔记认为,王安石诗文本出门下弟子整理,非所自定,故当时已多舛错遗漏。此集卷三十八收有《龙赋》等赋作4篇,但《宋文鉴》卷十一所收之《首善自京师赋》则未见,疑即缺漏。今尚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版本。

☚ 柳汁吟舫赋草   选赋 ☛
临川集

临川集

100卷,宋王安石撰。《宋史·艺文志》、《书录解题》载其集均100卷。晁公武《读书志》则作130卷。此本乃绍兴十年郡守桐庐詹太和校定重刻。该集收赋4篇:《龙赋》、《历山赋》、《思归赋》、《释谋赋》。此集为《四库全书》所收。另有宋绍兴十年詹太和校定重刊本、宋刊元印本、元危素刊吴澄序本、明宗文堂刊本、明王荆岑刊本、明嘉靖丙午刊本、万历刊本、《四部丛刊》本等。

☚ 傅家集   彭城集 ☛

临川集

即《临川先生文集》。

临川集

临川集

别集。一百卷。北宋王安石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历官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等。神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制定并推行新法。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复拜相,熙宁九年(1076)辞去相位,退居江宁。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临川集》诗三十八卷,文六十二卷。王安石诗有一千五百余首,其中很多诗具有充实的政治内容。王安石以诗批判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和人生志趣,如《感事》、《河北民》、《收盐》、《发廪》、《省兵》等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许多重大尖锐的社会问题,充满伤时悯俗的情思,表现出改革弊政的理想。在《王章》、《即事六首》之二等诗中,他回击那些反对变法的人对新法的攻击,表现了实行改革的坚定意志。还有一些诗如《日出堂上饮》、《同昌叔赋雁奴》、《雁》、《秃山》等寓政论于故事寓言之中,是以另一种巧妙的形式针砭时俗。王安石还以诗抒发爱国情感,《阴山画虎图》、《白沟行》等对北宋统治者在边防问题上的麻痹苟安深感不满,对国家前途充满了忧虑。王安石另有不少咏史怀古的诗篇,如著名的《明妃曲二首》,刻划细致,感情真挚,一扫历代诗人的传统见解,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触。其他如《商鞅》、《范增》、《贾生》等诗,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抒发自己的政治见解,寓意深刻。王安石还有大量写景诗,多产生于晚年罢相退居以后,《书湖阴先生壁》、《江山》、《泊船瓜州》等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名作。
王安石的散文以论说文为主,大都与现实政治有密切关系。其中有直接向皇帝陈述政见的奏议,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等对北宋政治情况作了深刻分析,竭力主张改易更革。还有针砭现实的杂文,如《原过》、《兴贤》、《闵习》等,又有不少史论,如《子贡》、《伯夷》、《读孟尝君传》等,根据对历史的分析,提出许多超越前人的见解。论说文包括他的书序、信札,《周礼义序》、《诗义序》是在学术见解中体现出反传统的政治态度,《答司马谏议书》内容直接与变法相关,表现了他坚持原则、毫不妥协退让的态度。这些文章具有很强的概括力与逻辑性,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简洁,其中不少作品被后人当作政论文的典范。王安石也有不少记叙文,记人物的《伤仲永》和记山水的《游褒禅山记》是名作。朱自清称誉说:“王是政治家,所作以精悍胜人。”(《经典常谈·文第十三》)这指出了王安石散文的基本特征。
王安石诗文始编于北宋末薛昂,已佚。现有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及嘉靖三十九年刻本《临川先生文集》一百卷,源于南宋绍兴年间詹大和刻本,1959年中华书局以之为底本,整理出版《临川先生文集》,是目前较完善的王安石全集。王安石诗文注本有宋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五十卷,有清乾隆间张宗松刻本。另有清嘉庆间沈钦韩《王荆公诗集李壁注勘误补正》四卷和《王荆公文集注》八卷,中华书局合并两者为《王荆公诗文沈氏注》。

☚ 宛陵先生集   东坡七集 ☛
临川集

《临川集》

别集名。北宋王安石著。王安石,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临川今为抚州市)人。别集名因其原籍临川而得。最早是宋徽宗时由薛昂等人编辑成集,但早已散佚了。南宋时,龙舒、杭州、临川等地都有刻本。流传至今的有龙舒本《王文公文集》,共56卷文、44卷诗;南宋杭州本《临川先生文集》有100卷,其中诗38卷,文62卷;明朝嘉靖年间抚州刊本,依据《临川本》而得,编次与杭州本大致相同。
1959年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临川先生文集》,以临川本作为底本,参校其他各善本而成。集末附有日本岛田翰从残本《王荆公文集》中收集整理出的47篇佚诗,佚文作《补遗》。是较为完备的王安石全集。1961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又依据龙舒本的两个残本,整理出了完整的《王荆公文集》。
补注:王安石,死后封舒国公,不久又改封为荆国公,世称荆公。谥号为文。

☚ 温庭筠诗集   东坡七集 ☛

临川集

别集。北宋王安石(临川人,封荆国公,谥文)作。一百卷。始编于北宋末薛昂。南宋李壁有《王荆文公诗笺注》五十卷,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本。清沈钦韩有《王荆公诗集李壁注勘误补正》四卷,又有《王荆公文集注》八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将沈氏二书合刊,名《王荆公诗 文沈氏注》。

临川集

《临川集》

100卷。收诗词和散文。其文立意高远,语言简洁雄健,不假比浮辞,析理透彻明晰,是宋代古文代表作家。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题《临川先生文集》。又有《四部备要》本。

☚ 王安石   临川先生文集 ☛

临川集lín chuān jǐ

《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1)。别集名。北宋王安石作,100卷。为文风格雄健峭拔,里辩透辟。诗精而富有意境,内容能反映社会现实,不少咏史、怀古的诗篇,有都寄托着政治理想和批判精神。其大量文学创作和独特文风,对扫荡西崑体残余影响颇为有力,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部分诗句喜造硬语,押险韵,对后来产生不良影响(见王荆公临川集)。

临川集

一百集。宋王安石(1021—1086)撰。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庆历三年 (1043)进士,任淮南判官,知鄞县,历任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点。嘉祐三年 (1058)入为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以变法为言。不久,直集贤院、知制诰。神宗即位,命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 (1069)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三年 (1070),拜宰相。先后推行青苗、水利、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法,并改革科举整顿学校,全面实行新法。熙宁七年 (1074)四月,由于司马光、文颜博、吕公著等人强烈反对,神宗动摇,变法失败。王安石被罢相,任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次年,改集禧观使,封舒国公。元丰二年 (1079),复拜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封荆国公。王安石性格倔强,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曾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其文雄健峭拔,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遒劲清新,词风豪气纵横。著有《周官新义》、《学说》等。此集全名为 《临川先生文集》。全书按古诗、律诗、挽辞、集句、四言诗、赋、铭、赞、书疏、奏状、札子、内制、外制等顺序排列。校语附记在每卷之末。书前有明人王宗沐等序,卷末有明人章汝明等书后。另将岛田翰等人所辑王安石诗、文、词佚篇汇为 《补遗》一卷附于后。王安石文集版本向来很多。有南宋龙舒《王文公文集》刻本、明嘉靖间的应氏本和何氏重刻本等。

《临川集》lin chuan ji

A Collection of Linchuan→王安石 (Wang Anshi)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