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丰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丰京 丰京西周都城。位于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沣河西岸户县。周文王灭崇国后,为进一步向东发展,扩大势力范围,为灭殷作准备,特修建丰京,并将王城从岐山下的周原 (今陕西岐山县) 迁至丰京。后周武王又在沣河东岸修镐京,丰镐同为西周都城。周都以镐京为主,王至丰京称“出馆”,但丰京的政治地位、传统地位也很重要。凡遇大事,周王必到丰京祭祀祖庙。丰、镐相辅相成,共同担负都城的职责。由于年代久远,历经变迁,丰京在地面上的遗迹已不可寻,只能依据考古发现及历史文献记载推断。据载,文王修丰京,筑有灵台、灵沼、灵囿,这些台、沼、囿之华丽,规模之大,曾为众多诗人所颂咏。仅文王的灵囿就有70里,饲养着麋鹿、白鹤等动物,灵沼内更有大量的飞鸟、鱼、虫。经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鬲、豆、罐、盆等周代遗物,并发现有周代车马坑及用贝、铜做成的马头上的华丽的装饰,专供贵族享用的青铜器也多有发现。丰京及镐京作为都城,其建置与 《周礼·考工记》中所言“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的帝王理想都城相似。 ☚ 商丘 镐京 ☛ 丰京 丰京丰亦作酆,与镐京同为西周国都。周文王末年伐灭崇国,于崇国故地今陕西长安县西南沣河以西而建。《诗·大雅·文王有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又《史记·周本纪》:周文王“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经考古勘察,丰京遗址在今沣水以西,南起秦渡镇,北至客省庄、马王村,西至灵沼河的方圆六七平方公里范围内。据《诗·大雅·文王有声》:“筑城伊淢,作丰伊匹”。“王公伊濯,维丰之垣”;《长安志》:“酆宫,文王宫也”;《三辅黄图》: “周灵囿,文王囿也。”“文王灵囿,在长安县西四十二里”等记载,可知丰京筑有城垣,修有护城沟,建有丰宫,京邑周围有供周王渔猎游玩的苑囿。解放后,曾在丰京遗址一带发现大量的铜器、陶器、骨器、密集的居住遗址、墓葬坑及殉葬的车马坑。文王于迁都丰京的第二年去世,武王继位虽迁都于沣河东岸的镐京,而丰京并未放弃,仍作为周王祭祀宗庙和处理国事之处。西周时期,丰京与镐京,同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故西周都城,以丰镐并称。 ☚ 1.西周丰京、镐京 镐京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