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郎zhōng láng(字)袁宏道,清代大文士。 中郎zhōng láng官名,担任宫中护卫、侍从。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中郎石经后,八分盖憔悴。 中郎官名,秦置,漢沿用。擔任護衛侍從之職,諸侯王亦置。劉安《屏風賦》:“中郎繕理,收拾捐朴。” 中郎 中郎官名。秦置,汉沿用。担任宫中护卫、侍从。属郎中令(光禄勋) 。 ☚ 黄口孺子 貔貅 ☛ 中郎 中郎见“袁宏道”条 ☚ 中胜 中硕 ☛ 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与张衡并称“张蔡”,蔡琰之父。初为司徒桥玄属官,出任河平长,又召拜郎中,校书于东观,迁议郎。后因上疏论朝政阙失,遭诬陷,流放朔方。遇赦后,又因权贵诬陷,不敢回乡,亡命江海,凡十二年。献帝时,董卓当权,邕被迫出仕,任侍御史,官至左中郎将,封高阳乡侯。后董卓被诛,邕闻讯叹息,司徒王允以“怀卓”之罪将其下狱。自请受黥首刖足之刑,以余年完成《后汉记》的撰述,不允,死狱中。原有集二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蔡中郎集》。 袁宏道1568—1610初字孺修,改字中郎,一作字无学,号石公、六休、石头居士。石头道人、荷叶山樵、又损居士、空云居士。湖广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明代文学家。“公安派”领袖。与兄宗道、弟中道合称“三袁”。万历二十年进士,历官吴县知县、吏部考功员外郎、稽勋郎中等职。后弃官归隐,专力从事著述。有《袁中郎全集》。 中郎 中郎官名。秦代始置,为近侍之官。汉代沿置,属于郎中令(光禄勋)。其长称中郎将,有五官、左、右三中郎将,亦通称中郎。如蔡邕为左中郎将,也被称为蔡中郎。晋至南北朝又有从事中郎。为将帅的幕僚。 ☚ 郎 议郎 ☛ 中郎宋词典故·中郎 【出典】 《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桓帝时,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五侯擅恣,闻邕喜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召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初平元年,拜左中郎将,从献帝迁都长安,封高阳乡侯。”参见“柯亭笛”条。 【释义】 东汉末,学者蔡邕官左中郎将,后人称蔡中郎。他以精通音律著称。相传,他曾发现柯亭椽竹为制笛之材,取以制笛,果然笛音绝佳。宋词中常用“中郎”作为咏笛、咏竹的典故。 【例句】 ①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孤贫、秋多少。(苏轼《水龙吟》[楚山修竹如云]277)友人命家妓吹笛佐饮,作者以此词赋笛材相赠。句中用蔡邕发现柯亭竹制笛事以切题。②中郎旧恨,寄横竹、吹裂哀云。(吴文英《夜飞鹊·蔡司户席上南花》2877)这里以同姓相切,用蔡邕事叙写蔡司户席间以笛寄托思念离去家姬的情思。③长亭犹有竹如椽,可惜中郎不见。(仇远《西江月》[楚塞残星几点]3409)这里用蔡中郎柯亭取竹制笛事,描绘长亭映竹,并暗逗下片对吹笛的吟咏。④自中郎去后,羽泛商沉。牛背斜阳添别恨,鸾胶秋月续琴心。(彭芳远《满江红·风前断笛平韵》3553)这里用蔡邕事以切咏笛。 ![]() ![]() 中郎官名。秦置,汉沿用。担任宫中护卫、侍从。属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置长官称中郎将,亦省称中郎。汉苏武、蔡邕曾任中郎将,后世均以中郎称之。 官职 官职官(职官;一官半职) 秩 采 职分 阶衔 僚职 吏巾 吏职 冠巾 印信 簪笏 印把(印把子) 印靶子 另见:官吏 职位 官位 ☚ 官职 官阶 ☛ 中郎职官名。秦时置,汉因之,属郎中令。掌宿卫、侍直、守门户,出充军骑。分五官、署、左署、右署、署各中郎将领之。 中郎 中郎官名。秦汉时期始置。此后历代置废不一。掌侍卫皇帝。《汉书·百官公卿表》: “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中郎有五官、左、右3将,秩皆比二千石。” 《旧唐书·职官志三》: “亲府、勋1府、勋2府、翊1府、翊2府等5府; 每府中郎1人、中郎将1人 (皆四品下)。” ☚ 中候 中谢 ☛ 中郎 中郎官名。秦代始置,为近侍之官。汉代沿置,属郎中令 (光禄勋)。主更直执戟,宿卫殿门,出充车骑。担任宫中护卫、侍从。其官衙有五官署、左署、右署,其长官称中郎将,亦通称中郎。如汉蔡邕为左中郎将,时称蔡中郎。 ☚ 郎卫 侍郎 ☛ 中郎古代职官名。秦时置,汉因袭,属郎中令。掌宿卫、侍直、守门户,出充军骑。 中郎zhōng láng官名,秦汉皆置,属郎中令(光禄勋),掌守卫宫殿门户,出充车骑。《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秩皆比二千石。"《后汉书·百官二·光禄勋》:"五官中郎将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五官郎。五官中郎,比六百石......凡郎官皆主更直(值)执戟,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左中郎将,比二千石。本注曰:主左署郎。中郎比六百石......右中郎将,比二千石。本注曰:主右署郎。中郎比六百石......虎贲中郎将,比二千石。本注曰:主虎贲宿卫......掌宿卫侍从。自节从虎贲久者转迁,才能差高至中郎。" 中郎担任宫廷护卫、侍从的官员,本称中郎将,省称中郎。 中郎官名。❶秦朝置,郎中令所属诸郎官之一,掌宿卫皇宫诸殿门户,皇帝外出时侍从护卫。汉朝沿置,仍属郎中令(光禄勋),由五官、左、右中郎将分统,职掌与秦同,位在侍郎、郎中上,秩比六百石。 中郎官名。秦置,为皇帝近侍之官。汉代沿置,秩比六百石。其长有五官、左、右中郎将,亦可通称中郎。如蔡邕为左中郎将,习惯称为蔡中郎。总属于郎中令(光禄勋)。晋至南北朝又有从事中郎,为将帅的幕僚。 中郎官名。(1) 秦置,为近侍之官。汉沿置,光禄勋所属的五官、左、右三中郎将署及虎贲中部将署均置中郎,其地位高于侍郎与郎中。中郎将也得简称为中郎,并可用文人任职。东汉时曾任中郎将的蔡邕,人们常简称之为蔡中郎。(2) 东晋南北朝时,诸公府及将军的掾属有以中郎为称的。如梁简文帝为相,以谢万为抚军从事中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