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游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游区

黄河中段的区域。从内蒙古自治区的托克托县河口镇到河南省郑州市北面的桃花峪。河道长1206千米,沿程落差890米,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千米,分别占全黄河的22.1%、19.9%和45.7%,河道平均比降为7.4‰。在整个中游地区,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黄河支流共有30条。其中河口镇至禹门口区段,流域面积13万平方千米,有21条支流,占中游支流总数的70%,是黄河支流水系最发达的河段。这些支流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呈树枝状汇入黄河,坡陡流急,每遇暴雨,洪水泥沙一齐冲下,是黄河洪水泥沙尤其是粗颗粒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区。禹门口至潼关区段,流域面积为18.3万平方千米,有汾河与渭河及其支流泾河、北洛河等大支流汇入。其中渭河是黄河洪水泥沙最主要的来源区。三门峡至桃花峪段,流域面积4.2万平方千米,有伊洛河及沁河等大小支流汇入,该区暴雨频繁,支流产、汇流条件均好,常常形成峰高量小的洪峰,也是黄河中游洪水的最后一个主要来源区,因距下游平原较近,洪水来势迅猛,故对黄河下游地区形成较大的威胁。中游地区,按其地貌特征,又可分为3个区段:从河口镇到禹门口河段,河长752千米。黄河自内蒙古的河口镇转向南流,在南北向的晋陕峡谷之间奔流。该段是黄河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除河曲及底谷、保德附近河谷较为宽阔外,其余绝大部分河谷底宽为400米~600米,两岸山坡陡峻。除河段两端的万家寨至龙口和龙门附近的石灰岩出露外,其余地段地质构造简单,河床覆盖层较浅,具有修建峡谷高坝大库的有利条件。河段内险滩多,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近,可望成为黄河上第二个水电基地。该段下部有著名的壶口瀑布,河槽宽30米~50米,枯水水面落差约18米。从禹门口到三门峡河长240千米,其中上段(禹门口——潼关)河长126千米,为宽浅的游荡性河床,平均河宽8500米,水流不集中且很平缓,河床摆动幅度较大。该段河滩滩面一般高出河面0.5米~2米,面积达600平方千米,滩地两侧为晋南、渭北的黄土高原,塬面高出河床数十米至数百米,约有耕地2000万亩,是陕、晋重要的农业区。该段对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的短时洪水有较大的调蓄作用。潼关至三门峡段河长115千米,为黄土台塬峡谷段,河谷相对较宽,两岸分布有较大面积的黄土塬,是河南与山西的重要农业区之一,主产小麦、棉花、苹果等。该段属三门峡库区。从三门峡大坝到桃花峪河段,河长241千米。其中在河南孟津的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于崤山与中条山之间,是黄河上最后一段峡谷,也是小浪底水库的库区。该段河谷底宽200米~800米,出露基岩除三门峡为闪长玢岩、八里胡同为石灰岩外,其余多为二迭、三迭系沙页岩,因此具有修建峡谷高坝大库的良好条件。小浪底以下至桃花峪,河道逐渐变宽,达到4000米~8000米,南岸为黄土丘陵——邙山,北岸河南省孟县县城以下为沁漭河平原。其中温县与孟县间黄河沿岸分布有338平方千米的滩地,称之为温孟滩,对洪水泥沙有一定的调蓄作用。


穿越黄土高原的黄河


黄河中游区是黄河支流水系最为发达的河段。其中尤以河口镇至禹门口段内支流最为发达,有21条支流,占中游支流总数的70%。这些支流,经黄土高原丘岭沟壑区,呈树枝状汇入黄河,坡陡流急,每遇暴雨,泥沙俱下,是黄河洪水泥沙特别是粗颗粒泥沙的主要来源区。禹门口至潼关段,有汾河、渭河及其支流泾河、北洛河等大支流汇入。其中渭河是黄河洪水泥沙的又一主要来源区。三门峡至桃花峪段,是黄河中游洪水的最后一个主要来源区。其间有伊洛河、沁河等大小支流汇入,由于该区暴雨较为频繁,产汇流条件好,常形成峰高量小的洪水,由于距下游平原较近,洪水来势迅猛,对黄河下游威胁较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