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法新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法新约

 《中法新约》是法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不顾中国军民的反对,授权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德诺于1885年6月9日在天津签订了《中法新约》,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并承认法国与越南签订的条约;法军退出台湾、澎湖;并同意在云南、广西、广东三省的中越边界指定两处商埠,允许法国人在此居住,法国在此设立领事馆;中国在广西、云南营建铁路,应向法人商办,任用法国人修筑铁路;降低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进出口税率。条约还规定自画押之日起6个月内中法两国划定中越边界。从此,越南成了法国的殖民地,法国势力侵入我国云南、广西,进一步加深了我国西南边疆危机。中法战争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取得了胜利,但转眼之间则被清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所葬送。

中法新约 - 近代中国历史 - 可可诗词网

中法新约

 即《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又称《李巴条约》。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85年(光绪十一年) 6月9日由清政府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签订于天津。共十款。主要内容为: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在中越边界保胜以上和谅山以北,指定两处通商地点,允许法国在此设立领事,并准法商居住;降低中国云南、广西边界进出口货物的商税;中国日后建筑铁路应向法国商办;法军撤离台湾、澎湖。法国在战败的形势下达到了发动这场侵略战争的目的,此后把侵略势力伸入中国云南和广西。
中法新约

中法新约Zhong fa xinyue

中法战争结束时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全称《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清政府在镇南关、谅山大捷后没有积极争取抗法战争的胜利,反而在英、美等国影响下趁胜求和,授权李鸿章与法谈判。1885年4月(光绪十一年三月),李鸿章与法国政府代表、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商谈条约细则。6月9日双方签订《会订越南条约》,共10款。主要内容为:
❶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对法国与越南签订的各种条约不加干预;
❷在中越边境指定两处通商,允许法国在此设领事;
❸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境的进出口货物应纳各税,照通行税则酌减;
❹日后中国如修铁路,应请法国人商办;
❺此约彼此画押,法军退出基隆,画押后一个月内,法军撤出台湾、澎湖。由于清王朝的腐败,法国通过这个条约不胜而胜,达到并吞越南、打开中国西南大门的目的。

☚ 镇南关大捷   中日甲午战争 ☛
中法新约

中法新约Zhongfa xinyue

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又称《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或《李巴条约》。1885年(光绪十一年)4月《中法停战条件》签订后,5月13日,清政府指派李鸿章为谈判代表,和法国政府代表、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开始谈判中法正式条约。6月9日在天津签订。《中法新约》共10款,主要内容如下:
❶中国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
❷在中越边界上指定两处为通商处所,“一在保胜以上”,即云南边界,“一在谅山以北”,即在广西境内,允许法国商人在此居住,并设领事。
❸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货物应纳各税“照现在通商税则较减。”
❹日后中国修筑铁路时,“自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
❺条约正式签订一个月内,法军从台湾、澎湖撤退。从此,法国侵略势力伸入云南、广西。

☚ 镇南关大捷   中日甲午战争 ☛

中法新约

又称“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越南条款”、“李巴条约”。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中法停战条件》签订后又在1885年6月9日由清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凡10款。主要内容:清政府承认法国有权“保护”越南;同意在云南、广西中越边界开埠通商;中国以后需要修筑铁路时应同法国商办。从此法国势力侵入中国云南、广西。

中法新约

亦称“中法会订越南条款”或“越南条款”,又称“李巴条约”。这是法国政府强迫清朝政府订立的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光绪九年(1883年)十二月,法国发动对越南和中国的侵略战争。中越人民在抗法战争中接连获胜,引起法国统治集团的惊慌,亟谋与中国议和。可是,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于十一年六月九日由清政府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从此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同时也为法国向中国南部的扩张开辟了道路。

中法新约

即《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或《越南条约》,又称《李巴条约》。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清光绪十一年(1885)四月二十七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法国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共十款。主要内容:(1)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2)在中越边界保胜以上和谅山以北指定两处为通商地,允许法国商人在此居住并设领事;(3)降低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口出税率;(4)日后在中国云南、广西修筑铁路应向法国商办;(5)法国退出台湾、澎湖。从此法国侵略势力伸入云南和广西。

中法新约

即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或越南条款,也称李巴条约。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清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1885年6月9日), 由清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共十款。主要内容包括:(1)清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签订的条约;(2)在中越边界上指定两处为通商处所(一处在保胜以上,一处在谅山以北),允许法国商人在此居住,并设领事;(3)降低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4)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 (5)法军退出台湾、澎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