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地区,反对国民党军队大规模“围剿”的作战。1933年9月下旬,蒋介石亲自指挥百万军队,对红军和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其中用于进攻中央根据地的兵力为50万人。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统治的临时党中央,否定了毛泽东的正确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实行了一系列错误指导。当敌人加紧准备“围剿”时,不是指示红军进行反“围剿”的准备,而是命令红军进攻敌重兵扼守的据点,致使红军失利,完全陷入被动地位。此后,又由军事冒险主义转变为保守主义,要求红军实行阵地防御。11月20日,国民党第19路军发动“福建事变”。蒋介石被迫调兵前去镇压。毛泽东等提出将红军主力转移到苏浙皖赣地区威胁敌人根本重地,迫敌回援的正确建议,均被拒绝。而将红军主力西调永丰进攻敌人的堡垒线,因而丧失了打破“围剿”的有利时机。1934年4月,敌军进攻广昌。临时党中央又集中红军主力9个师与敌“决战”,结果遭到很大损失。7月上旬,敌对中央苏区发起全面攻势。临时党中央采取“全线抵御”、“六路分兵”的方针,使红军继续受到严重损失。10月上旬,敌军加紧进攻。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博古等匆忙决定放弃中央苏区,向湘西实施战略转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