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央日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央日报 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8年2月1日在上海创刊。1929年2月1日迁南京出版。先后发行庐山、重庆、长沙、昆明版及贵阳、成都、福建、安徽、广西、沈阳、长春中央日报。代表蒋介石集团利益,顽固坚持反动立场。1949年撤往台湾。 中央日报国民党政府机关报。国民党占据长春时期出版发行的报纸。它控制着国民党在长春市各报之资料和言论。社长刘传昆系军统长春分部负责人,1947年6月调离后由李锡恩接任。编辑人员系由伪满《盛京时报》、《大同报》、《大北新报》人员组成。社址:中山大街(今斯大林大街)44号。国民党占据沈阳时期,还于1946年8月15日在沈阳出版《中央日报》。发行人赵漠野,主笔金东平。 《中央日报》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7年3月22日在武汉创刊,1938年9月15日由长沙迁重庆出版。1939年10月,《中央日报》 成都版创刊。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15日在南京复刊;重庆 《中央日报》继续出版,1946年7月16日改组为陪都《中央日报》,降格为地方性报纸。历任社长为顾孟余、程沧波、何皓若、陈博生、陶百川、胡健中,历任总编辑为陈启修 (当时为中共党员)、詹辱生、袁世裕等。宣传国民党当局的大政方针多,反映沦陷区和大后方普通群众生活的内容极少。抗战初期,主要宣传抗日救亡,后来随着国民党政策的变化,经常发表攻击中共的文字。1949年11、12月,重庆、成都先后解放,两地 《中央日报》均被接管。 《中央日报》1927年3月22日创刊于汉口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机关报,同年9月15日停刊。1928年2月1日在上海复刊。1929年2月21日迁南京。抗日战争爆发后,迁长沙、重庆。1945年9月1日在南京恢复出版。1949年3月12日迁台北。 中央日报 078 中央日报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7年3月在汉口创刊。1928年2月10日在上海复刊,次年2月迁往南京,由国民党中宣部长叶楚伧直接主持。1932年改行社长负责制,程沧波为首任社长。同年先后增设《中央夜报》、《中央时事周报》。抗战时迁长沙、重庆出版,曾设庐山、长沙、昆明、成都、西康、贵阳、屯溪、桂林、福建等分版。1945年9月迁回南京。后增设《沈阳中央日报》、《长春中央日报》。1949年1月迁台湾。该报为国民党宣传网的中心。 ☚ 福尔摩斯 新民报 ☛ 中央日报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7年3月在汉口创办。先后在上海、南京、重庆等地出版。1949年1月迁台湾。 中央日报 《中央日报》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7年3月22日在武汉创刊。这时的报纸是在国共合作条件下由国民党中宣部主办的。顾孟余任社长,陈启修主编。初创时支持北伐战争,后被汪精卫集团把持。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不久停刊。1928年1月1日又创刊于上海。1929年2月1日在南京复刊。1932年3月1日改为社长制。1937年底停刊西迁。1938年9月1日在重庆复刊。1939年5月3日参加重庆联合报,同年8月恢复单独出版。1945年9月10日,迁回南京出版。1949年1月迁台湾,同年3月12日在台北复刊。1928年创刊初期,丁惟汾任社长,潘宜之任总经理,彭学沛任总编辑,迁南京出版后,由叶楚伧领导,总编辑先后有严慎予、鲁荡平、赖琏。1932年改社长制后,首任社长程沧波,总编辑有金诚夫、王兆荃、张客公等。抗战初期迁渝出版后,社长先后为程沧波、何浩若、陈博生、陶百川、胡健中、刘光炎,总编辑先后为詹辱生、袁业裕、陈训。抗战胜利复员南京后,社长为马星野,总主笔陶希圣,总编辑李荆孙。在上海、南京出版时期,该报发表《中国共产党之崩溃与民族革命之开始》等文章,积极支持蒋介石围攻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九·一八”事变后,发表《论攘外必先安内》等社论,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辩护。1935年发表社论,责怪平津学生南下请愿的爱国运动,并发表假报道,掩盖国民党政权镇压学生的真相,被愤怒的学生捣毁南京珍珠桥报馆。西安事变发生后,发表社论反对张、杨,力主武力解决。 ☚ 中央广播电台 中央通讯社 ☛ 中央日报 《中央日报》台湾省国民党当局的机关报。1928年2月创办于上海,1949年迁往台北。该报每天出6大张24版,其中有近一半版面登的是广告,每天发行22万份。从1950年出海外航空版,每天发行对开一大张,用字典纸印刷发行,专门刊登海外华人、华侨的来稿及侨团消息。80年代总编辑为王端正,台中县人,是《中央日报》创刊以来担任总编辑的第一个台籍人士。《中央日报》是股份有限公司制,其营业方针和预算都要先经董事会审查通过。社长之下设编辑部、经理部及主笔室、秘书室、会计室和人事室。迁台后历任董事长有董显光、胡建中、陶希圣、曹圣芬,80年代为楚崧秋。《中央日报》宣称该报的任务是“宣传三民主义,阐扬反共国策及宣传政府施政成就,并对国际间姑息言论和错误幻想,及时提出诤言”。30多年来,《中央日报》一直是台湾当局和国民党的代言人。在美国、日本、西欧、东南亚和香港等地派驻特派记者,与美国合众国际社、南朝鲜《中央日报》社订有新闻交换协定。 ☚ 开展“无差错报纸”活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中央日报Central Daily News 中央日报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国民党中常会的喉舌。1928年2月1日创刊于上海。创刊初期,报社实行总编辑制,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兼任社长。1932年3月1日,改行社长制,首任社长程沧波。目前在台北发行的《中央日报》于1949年3月12日复刊。该报称其任务是“重在宣扬三民主义,宣扬反共国策及宣传政府施政成就”。对新闻报导,注重新闻的重要性及教育性,标榜自己是“冷静、客观的报导态度”。对政治、经济等重要新闻,讲求审慎。对社会新闻、犯罪新闻,“注重维护社会道德标准,避免产生传染作用”。该报读者主要是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人。1972年蒋经国任“行政院”长后,对该报进行了改组,先后派楚崧秋、曹圣芬掌管。现任社长姚朋,发行人石永贵。除在台湾发行5个分版外,还在世界几十处发行航空版。还出版《中央星期杂志》和旧金山《少年中国晨报》。在美、 日、香港、东南亚、西欧等地派有特派员和记者。 中央日报 《中央日报》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7年3月在汉口创刊,翌年2月10日迁上海,1929年2月迁南京。1932年增设《中央夜报》《中央时事周报》等刊,并改为社长制。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刊。1938年9月在重庆复刊。先后由胡健中、陶百川主持,并设有庐山、长沙、昆明、成都、贵阳、屯溪、桂林、福建等分版。抗日战争胜利后又迁往南京,并增设了 《沈阳中央日报》《长春中央日报》等地方刊。1949年1月迁往台湾至今。该报是国民党喉舌,为国民党报刊网的中心点。 ☚ 中央大学 《中央》月刊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